初中数学案例组第三十六期研讨材料
商丘市第五中学 李渊文
1.结合一两个实例,说明培养了哪些核心素养?是如何培养的?
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以例32作图理解三角形为例,本案例中通过用直尺和圆规作三角形,直观感受为什么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即通常所说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最直接的就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四个方面。
本案例通过引导学生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基本事实说明数学命题的正确性,可呈现逻辑推理;通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发现一般规律,可呈现数学建模;通过启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计算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之间的关系,可呈现数学运算;通过给出几组线段(每组三条),有的能构成三角形,有的不能构成三角形,可呈现直观想象;通过感悟命题“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意义,可呈现数据分析。
本案例不是对知识的直接呈现和对学生直接的说教,而是让学生通过直尺和圆规画图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究,通过想象、计算、分析、思考、推理等寻找这一知识的源和流,最终在活动中经历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发现探究新知的美好之处,并对之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也就会自然而然地爱上数学,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数学素养。
2.谈谈你对“综合与实践”的认识。新的学期打算如何开展此项活动?
自从2015年职称改革提出综合实践活动以来,为了职称评定的需要吧,我也做了几期综合实践活动,而且多次被评为市级一等奖,甚至被领导作为“样例”进行推广。总体感觉,综合实践活动的真实开展真的是好处多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人沟通、团队协作、动手动脑等多方面的能力等。
例63是《水是生命之源》,本学期我想开展一次《低碳生活,节约用水》的实践探究活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本来短缺的淡水资源日益紧张。所以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定为《低碳生活,节约用水》感觉还是很有意义的。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通过多媒体课件开题,利用活动视频和图片详细记录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包括主题生成和制定研究方案,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和实际调查节约用水现状等,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交流总结,最终形成活动成果,并成功召开成果展示会。活动过程中计划在全班共产生4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工,如课外知识的广泛性、爱好专长程度的高低、对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社交能力的差异等,自行安排组长、统计员、摄影师等。整个过程由学生小组完成,教师具体指导,对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活动的认识和个人体验以及对调查的方法、资料的整理与综合进行综合评价,不要求研究的结果。力求组员在活动过程中学会确定《研究主题》,制订《研究方案》,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咨询学习和调查走访,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出《调查问卷》,写出优秀征文,设计制作好手抄报、宣传画,出版黑板报,发放倡议书等。
本次低碳生活,节约用水综合实践活动,坚持遵循“亲自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考察、探究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目的是既要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又要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