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一小节的学习,我们攻克了解决问题五步法当中,最烧脑的的一步:验证假设。相信通过柯达的失败和美军二战的成功,你已经意识到了在提出假设后,验证假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你也洞察了验证假设的本质,那就是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判断提出假设的正确性。最后,通过一道中学物理题、一个真实商业案例和一个往期学员的小故事,你也掌握了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进行控制变量的研究,从而最终验证假设。
走到这一步,你会发现,如果前四步你都走通了,那么提出方案其实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其实,在这门课程一开始,我就带大家分析过,什么是问题,你还记得吗?是的,问题就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解决问题前四步,其实就是在探索理想与现实之间可能的路径,路径探测成功之后,最终要不断缩短这个差距,还是要落到行动上。究竟我们每一步怎么走,比如你是光着脚还是穿着鞋、你是走着去还是开车去、你会带上哪些行李,你都需要做选择。
我结合一个场景,带你思考一下,假如你想利用没休完的年假,为自己安排一场年终旅行,你会怎么做?
相信学习过这门课程的你,连安排起旅行都会更加井然有序。通过澄清问题到验证假设,我想你已经可以确定你想去的城市、你想去的景点、你希望的体验和你的假期天数。
那么,究竟最终这场旅行的每一天怎么安排,和谁一起、去哪里、吃什么等等,就是我们最终需要确定的方案。可能你通过查阅网上各种旅行攻略,已经规划了三条备选的旅行路线,但是最终,你只能选择其中一条。
结合规划旅行的案例,你大概可以理解,什么叫做确定方案。
确定方案的本质就是选择一条最佳行动路径,根据路径设计具体行动方案。
那如何才能针对被验证后的问题关键点,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呢?如果你也在公司出过方案,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过程。
- 第一步,提出多个可选方案;
- 第二步,筛选出最佳方案。
你会发现,这两个步骤中都会遇到问题,别担心,我都为你准备好了解决工具。
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的场景就是提方案,老板丢给你一个问题,让你提个方案;如果你是乙方公司,就是客户提出个需求,你们公司提出解决方法。
面对提出方案,很多人遇到的问题都是想不出方案。
面对想不出方案的情况,我给你两个小工具,第一种工具叫做头脑风暴,第二个小工具叫做经验萃取。
当我们自己脑力不够用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其他人的智慧来解决。头脑风暴就是借助群体的智慧,经验萃取就是借助他人成功经验的智慧,可以根据你所处的具体任务情况,选择从时间到能力上匹配的一个。
头脑风暴法适合于你有能力召集到一群人一起群策群力的场景,并且你有能力带领大家完成讨论。组织好一场有效的头脑风暴会议是非常不容易的,头脑风暴的组织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和五大环节。日常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去评论其他人的想法,但是在头脑风暴会议中,这是不允许的。这对应就是头脑风暴的核心原则:开放非评判。简单来说,就是围绕着讨论主题,每个人畅所欲言。
开展头脑风暴会议,可以从这五个环节设计和准备。
第一环节:热身游戏
通过热身游戏,将大家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暂停惯性思维。
第二环节:聚焦主题
保证大家提出的方案是紧紧围绕要讨论的问题的。
通常我们会从四个方面聚焦主题:
- 1、今天头脑风暴会议解决什么问题?
- 2、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
- 3、通过这次头脑风暴会议期待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 4、跟参会人员确认是否已经清楚理解了这个问题。
第三环节:成员依次发言
每个人按照顺序发言。
发言顺序和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举个例子,比如规则可以是按照座位顺序顺时针,每个人三分钟;也可以是按照分工的顺序,每个人5分钟。
根据现成的人数、参与者和时间情况,提前确定好,发言前说明规则。
第四个环节:自由补充
听完其他人发言之后你可能又被激发出了新的想法,这个时候可以限定一段具体时间,比如15-30分钟,进行自由补充。
第五个环节:整合想法
把大家提到的想法,通过结构化思维进行分类,最终整合成几个可选方案。
刚刚我给你介绍了头脑风暴工具,可以用来通过群策群力的方式创新方案。
但是,如果你的时间很紧张或者你无法找到可以帮你一起进行头脑风暴的人,你可以用的思考方案的工具叫做:经验萃取。
简单来说,经验萃取分为三步:
- 第一步,寻找萃取对象,就是找到之前面对跟你同样问题的人;
- 第二步:提炼萃取其中的成功要素;
- 第三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方案。
举个例子,之前我们有个学员自己创业做了一家酸奶店,他希望通过学习我们21天解决问题的课程,帮助他自己解决提升酸奶店的营收的问题。在提出方案的阶段,他就运用了经验萃取法。
首先,在选择萃取对象阶段,他选择了和他酸奶店位于同一个街区的一家生意最好的水果店。因为他发现,附近这条路上的水果店很多都走马灯一样地换了一波又一波,只有他这家店一直客源不断。
之后,他就在这家水果店附近蹲点,看着家老板究竟是怎么做生意的。结果这个学员发现,这家店老板其实真的是有套路的:这家店的老板娘其实特别会挑顾客,一般男士走过去,她都不太搭理,但是只要是有男士身边带着妻子和孩子,老板娘就会特别热情地打招呼,说:“哎呦,小朋友,最近又长高啦,来来来,阿姨送点新到的水果干给你吃。“说完,从抽屉里抓了几小袋,小包装的水果干,特意撕开了其中一小袋递给小朋友,小朋友当然是非常开心,就直接吃了起来。通常这个时候妈妈会不好意思地问一下价格,顾客刚一问价钱,老板娘已经利索地称好了:“一共一百零四块,咱们邻里邻居的,这四块钱零头就别给了。这里还有几种新品,你们没有买的,送给你们也尝一尝,如果喜欢呢,下次再来买。” 这个时候爸爸就会默默付钱,妈妈和孩子也都觉得老板娘很不错。
通过持续地观察,这位学员最终提炼出了成功经验:
- 1.留意目标客户:带孩子的女性、一家三口
- 2.把握关键人物:热情招呼孩子
- 3.吸引关键人物:免费提供试吃
- 4.把握时机成交:不给对方犹豫的时间
- 5.收款免去零头:给对方一些占便宜了感觉
- 6.附赠新品:为下一次消费种草
最后,这位学员结合自己销售酸奶的特点,把目标用户锁定在比较关注健康的单身女性和宝妈,其他的成功经验都进行了借鉴,并且通过圈外的结构化思维课程学习的内容,把这些方法总结成了店员销售技巧培训材料。
好的,相信通过头脑风暴和经验萃取,你已经基本知道,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借助不同的力量来提出方案。
做完加分之后,我们就要做减法。做减法就是从多个方案当中进行选择。
如果我问你,你一般是如何做选择的,你会怎么回答我呢?
我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大部分人最终的回答都是:“凭感觉。”
在生活中,做决定凭感觉问题不大,因为在生活中感受好可能更重要;但是在工作中,凭感觉就可能会带来风险。因此,今天我要介绍给你一个科学决策的工具:决策平衡单,能够让我们像做数学题一样去计算,通过理性的方式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
其实,我们在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决策场景无非就是:马上要毕业了,该选择继续读研呢,还是出来找工作?手上有好几个公司的offer, 我该如何选择?不喜欢现在的工作, 我到底是选择留下, 还是果断辞职?决定换工作了, 我是走专家路线还是管理路线?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决策平衡单来解决。
完整的表单是这样的:
决策平衡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1、先在最上端的选择项填入目前可选择的方案
- 2、在[关注点】这一项中列出你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方案选择中的关注点,(比如公司活动可能关注的是:预算小、影响人数多等等,找工作关注的可能是薪资收入、发展前景等等)通常建议不超过8项,因为在意的太多意味着你什么都想要。
- 3、对每个【关注点】进行【重要程度】打分(1-10分),不断调整对于【重要程度】的打分,保证得分相同的【关注点】不能超过2个(比如找工作的时候,你可能觉得现阶段对于你来说,发展前景比薪资收入重要,每个人重要性排序其实不太一样。)。
- 4、针对每一个【关注点】,依次给每个【方案】的满意度打分(1-5分),一定要横着对比打分。(尽量不要出现所有方案在某个关注点上分数都一样都情况) 。
- 5、横向计算加权分:加权分=重要程度打分×满意度打分。如果是用表格操作,会自动计算。
- 6、纵向计算总分,最终得出每个方案的总分。
我拿一个案例做具体说明。我之前帮我们一位学员做职业规划咨询,他当时正好手上有三个offer,他希望我可以帮助他一起做出这个决定。
首先, 我问这个学员, 你手上究竟有几个offer是你会心动的, 而且这几个offer相比较而言, 你也很难抉择。这个学员说,他面试了七八家公司, 有四家给他发了offer,他觉得其中一个和其他三个相比, 比较一般, 所以目前就是在三个offer中纠结。
所以第一步:我带着他把三个offer的公司+岗位分别填入了三个选择项中。
第二步,我问他,选择工作的时候,你最关注哪些点?
这个时候,他开始零零碎碎地蹦出一些关注点,比如:晋升空间、收入、加班情况等等。我通过之前小节提到的澄清问题的方式,帮他不断澄清关注点,最终,我们讨论出了他选择工作最关心的6大要素,分别是:个人成长、薪资收入、晋升空间、通勤时间、同事关系、老板性格。
其实这一步其实是很难的,但好在你已经学习和掌握了澄清问题的方法,所以相信你也可以尝试澄清出自己在选择工作中的关注点。
进行到第三步的时候,我请他对于每个关注点进行【重要性】打分,过程中,我严格控制,避免他出现2个以上的重分。最终,他完成了给6个关注点重要性进行打分。最终他给个人成长打了最高分10分,给通勤时间打了最低分5分。
完成【重要性】打分之后, 从每个关注点进行评估, 我请他为每个offer在这个关注点上的【满意度】(1-5分),尽量不要重分。
因为是excel表格操作, 后面两步就自动计算出来了。最终结果显示, 根据他在职业选择中的关注点, 第一个offer是最适合的选项。
看到答案之后,这位学员说,通过决策平衡单的梳理,他发现对于找工作这件事情,想的思考维度比原来全面细致了很多,当他思考的更清晰之后,他觉得那个选择也是更加准确的。
好的,我们这一小节的学习就到这里啦!
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五步法的最后一步:确定方案。我们之所以要确定方案,就是因为不同的解决方案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确定方案的本质就是选择一条最佳行动路径,根据路径设计具体行动方案。如何确定方案呢?这是一个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和经验萃取法,提出一些创新的方案;然后我们通过决策平衡单工具,像做计算题一样,通过全面细致地思考,最终在几个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
到这里,我们整个《解决问题》课程就讲完啦!
我们通过了7个小节的内容,当你系统学习了咨询顾问解决问题的底层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五步法,分别是澄清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和确定方案。
课程最后,我想和你分享的是,解决问题的不同阶段,其实都需要不同的能力。
1.在澄清问题的阶段,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因为你需要通过不断地询问来确定真正的问题所在;
2.在分析问题的阶段,需要良好的结构化思维的能力,运用模型来分析、拆解问题;
3.在提出并验证假设的阶段,需要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不断地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4.在最后的确定解决方案的阶段,可能还需要创新能力等等。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在圈外商学院其它课程中都会遇到、这是我们所倡导的,学习需要建立知识间的关联,而不是只解决一个问题。
<<<圈外商科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