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翻日历,八月初二,特别熟悉的日子,越入眼帘,想起曾经的这一天——四个姑姑,两个叔叔,还有一大帮孩子,老叔家炕大,就为了能搁下这一大帮人。
老叔喜欢热闹,最喜欢这一大帮孩子在炕上叽叽喳喳地闹腾,每年的今天都是最高兴的日子,没有外人,就得三张桌。
老叔老婶都会做菜,老婶讲究,哪年都做十多个菜,但充其量就是给老叔打个下手,真正炒菜,老叔还说信不着人家,奶奶看这团团圆圆的一家人,满桌子的菜,这个祝“奶奶生日快乐!那个祝姥姥寿比南山!”一会儿这个哭了,一会儿那个喊了!奶奶总是乐得合不拢嘴“不知还有多少这样的日子,如果总能看着这一大帮人,该有多好!”奶奶就不嫌人多,这里的每一人都是奶奶的心尖。
爸和二叔结婚都先后分了家,离开了奶奶,唯有老叔,即使结了婚,也离不开奶奶,奶奶也就只好跟老叔过了。
奶奶说“老人得会当,照顾最小的!照顾最没能力的!”老叔从小就在奶奶的庇护下长大,靠惯了奶奶,奶奶的死对老叔的打击最大,说白了,不是有多想,就是没了主心骨。用奶奶的话讲“就是老叔没理,都要替老叔辨几分,免得挨爷爷的打”
奶奶如果健在,已经九十三岁了,也并不是每年的今天都记着,只是偶翻了日历,才更加思念奶奶。算来,奶奶离世已经十八年了,可奶奶的音容笑貌,让人总也忘不了。
方脸、短发略白、眼睛能看透每个人的心思,所以谁要是撒了谎,惹了祸,准保逃不过奶奶的眼睛。老叔家的石英钟坏了,小妹不承认错误,奶奶说“咱家都是大人,谁能弄坏?小孩子还学会撒谎了!”小妹不得不哭着承认了错误。
奶奶有耳孔,却从没见带过饰品,有一金戒指,也没见奶奶戴过,临死前给了老姑,听爸说,这是太奶奶传给奶奶的,说奶奶对娘家的贡献太大了,家里就这么一件值钱的东西就给了奶奶,这是奶奶应得的。姨奶奶也念叨过,但没得到,也没办法。
奶奶脸上没有很多皱纹,皮肤特别好。听人说,奶奶没干过农活,是个大管家。过去受人遵崇,现在让人怀念。奶奶的去世,对这一大家人来说,都是损失,因为谁家有事,都是奶奶给拿主意,奶奶手里总有钱,奶奶说“儿女一大帮,知道谁遇到点难处!”奶奶就是这一大家人的天!
奶奶念过私塾,是文化人,记忆中,奶奶手里总有一部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得学会,拿笔记下。当着自己家,也当着其他六个儿女的小家,就是屯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也都爱问奶奶。
后院有个姓刘的,总想认奶奶“干妈”,可奶奶不认,说“自己这么一大帮儿女,不能认干儿子!”奶奶的见解总是令人服气,爸也不希望奶奶认干亲,嘴上又不敢阻拦,可奶奶的做法,总能让人心悦诚服!
爸这一辈,数老叔最不听话了。爱玩扑克,打麻将,小时候,经常挨奶奶的骂,爷爷的打,但就怕奶奶,只要奶奶去找,老叔立马在麻将桌上下来,乖乖地跟奶奶回家。这些事,从来不用老婶管。
老婶做菜奶奶从来不挑剔,奶奶说“油多,就吃点香菜,油少就省点!”刚结婚那阵老婶有晚上再吃顿饭的习惯,爷爷看不好“谁家媳妇有这毛病呢!”可奶奶是开通的人“别啥都管,假装看不见,不行啊!”
爷爷看不惯老叔惯着老婶,奶奶可不管“两口子,爱啥样就啥样,只要不打架,咋的都行”奶奶虽然年岁大,思想不落后,而且遇事想得开。
前些年老叔家养梅花鹿,梅花鹿的特性是吃的少,鹿茸、鹿羔都值钱,但死了就不值钱了,只要不死,养鹿就挣钱,可春天,正值母鹿下羔的时候,一下子死了两头,老叔老婶都瞒着奶奶,怕奶奶上火,可小妹不懂事无意间说露了嘴。老叔是个孝子,伸手就打小妹,这奶奶可不让了“鹿死了算个啥,还换点现钱花呢,不许打孩子!”
想奶奶说过的话“行莫回头,坐莫动膝,喜不大笑,怒莫高声。小姑娘干活要有样,干啥像啥!”这是奶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教育别人,警醒自己,冥冥之中把子孙后代都教育得懂道理,明事理。
爷爷的脾气不好,没少和奶奶吵架,急眼时还动手打奶奶。妈到这个家比较早,说爷爷和奶奶打了一辈子。爷爷是老师,可遇事就是没有奶奶有见解,占一点理就和奶奶横,奶奶只能是不理爷爷。但在儿女这块,却总是这样教育,爷爷怎么不对,姑和叔都不准犟嘴,这是奶奶这辈子的原则。自己可以跟爷爷闹腾,儿女可谁都不敢,别说怕爷爷,就是奶奶这关谁也过不去。
奶奶真可谓是教子有方,谁都服气!
但奶奶溺爱孩子,姑家的表哥、表弟,几乎都是在奶奶家长大的。
听妈说,哥哥小时候,睡醒了,奶奶的炕上母鸡正在孵小鸡,哥哥爬到母鸡旁边,拿出鸡蛋,一个一个地往地上扔,“啪啪”全都摔碎了,眼看着有生命带血丝的小鸡的蠕动,妈气得就要打哥哥,可奶奶就是拦着不让,还说“得回有这些鸡蛋,不然还把孩子哭坏了!”
奶奶哄孩子的原则就是:不哭就行,可见,奶奶惯孩子可真是不一般。因此,二姑家小弟,最不爱回家,都十来岁了,只要一说回家,准保躲起来,所以只能在奶奶家旁边的小学读书。
看着八月初二这天,还有那个令人最难忘生日。
那是奶奶七十一岁的生日,一切依旧,能来的都来了,全家人都乐呵的,唯独奶奶没有笑容。因为桌上缺了两个年轻人:大哥在七月份因故去世,三姑父车祸躺在炕上起不来(植物人)。奶奶怎么也乐不起来,其实大家也都是强装笑容。奶奶说“大孙子是这个家的老大啊!为啥就先走了呢!三姑爷一走,小坤(三姑)可咋办啊?”奶奶说出了心里话,也说哭了大家,这俩人是最爱热闹的,这场面少了这两个人,确实冷落了不少。只是大家怕奶奶伤心,都装着笑容,尤其是老爸,最爱哭的人,想起了大哥,怎么也没止住泪水,一时间,把大家伙都弄哭了!
“妈!别哭了,自己怎么就不能过了,再说,孩子都大了,也用不着谁管谁了!”三姑劝着奶奶。
这个生日过得昏天暗地的,谁都没有吃好,自那以后奶奶又过了三个生日,每年都念叨这两个心上的人,也许越是人齐全的时候越想人吧!
奶奶病重期间,大家轮流照看,奶奶得的是肺癌,也做了手术,并且化疗了两次,再化疗,奶奶的体质就不行了,承受不了了。不得不回家享受在世的最后的日子。
家人们都孝顺。二叔那时还没退休,爸看着前半夜,二叔守着后半夜,爸的身体也不太好,奶奶心疼爸,总是往家撵爸“回去睡觉吧,别再熬坏了!”说的爸眼泪直流。二叔虽然住得稍远些,可总能及时赶到,也是为了爸能早休息些,自己就多吃些苦头,自认为身体比爸好,就多担了些。
老叔虽说孝顺,可胆子小,不敢自己看着奶奶,即使爷爷在旁边,也害怕。索性,爸和二叔就不用老叔了,只是白天和姑们陪着奶奶。
那时奶奶半个身子已经不好使了,半夜起夜都得用人经管,奶奶也不愿意惊动爸爸,有时就自己逞强,一只手支着身子挪动,可一动时,爸就知道“儿啊!你没睡觉咋的,这也不死啊,再把大家折腾坏了?”说着,奶奶也会掉眼泪,恨自己拖累了儿女。
后来奶奶啥也吃不下了,只靠着水,又过了一个月,才闭上眼睛。
临走前,跟爷爷说“工资别都给老小子,儿女多,攒钱别让儿女知道,省着大伙惦记,知道哪个遇到困难啊?”奶奶一直坚持“攒钱别让儿女知道”也就把这话告诉了爷爷!把妈叫到跟前“章武(大儿)棉袄有些薄,柜里还有点棉花,再续上点儿!省着冷!”妈以为奶奶有啥事呢,原来就是为了爸的棉袄。奶确实是惦记爸,因为爸的身体一直不好,这话让妈也禁不住眼泪“这临了还惦记儿子呢!”
奶奶还攒了几块大洋,给了爸的女儿,说这孙女最好,一直守在自己的身边,说今生没和这孙女处够,没想到能享孙女的福,其实奶奶对这个孙女最好,一直惦记看孙女女婿,那年,这个孙女二十二岁,还没有男朋友,这真是奶奶的遗憾!没能如愿,就闭上了眼睛。
奶奶走了。走的很不情愿,不是误车,就是有岗就上不去,连拉带拽,算是到了火葬场,又赶上停电,大家又陪奶奶多待了一上午。妈说“奶奶没活够,还没看够这帮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