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天地,总阴阳,别气化,定灾祥。
“帝曰:善。刺五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伤人五藏必死,其动则依其藏之所变,候知其死也。”
黄帝曰:善哉夫子之言乎!宜其刺五脏而误中心者,不过一日而死,即不死,而其变动,必发为噫。
误中肝者,不过五日而死,即不死而其变动,必发为语。
误中肺者,不过三日而死,即不死而其变动,必发为咳。
误中肾者,不过六日而死,即不死而其变动,必发为嚏欠。
误中脾者,不过十日而死,即不死,而其变动必发为吞也。
其所谓变动者,即误刺之外见者也。刺后动变,适知其证虽不能如期而死,终难过期而生。何言之?
盖以刺者误伤其人之五脏,五脏受伤,元气必损,故知必死也。且其各脏变动,俱本于各脏元气而发,则依其脏之所变候而审之,孰为生,孰为克,亦可以知其死之期也。甚哉,刺之不可不慎也?四时之从逆,可不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