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辽事丛刊》是伪满罗振玉编丛书。
毛文龙在崇祯、南明时,一直是罪臣,到了清时,满清修《明史》,说毛文龙能牵制,不是罪臣,是牵制后金的民族英雄。
崇祯三年十月,东江游击周文煌疏请毛文龙恤典,崇祯的旨意是“文龙历年糜饷,牵制无功,文煌岂得借端渎奏,本当究处,姑念愚弁从宽,其文龙骸骨准亲人领埋”。(《崇祯长编》卷39)
“原任东江游击周文煌疏请毛文龙恤典,戊申,吏部奏言:『皇上命汰冗员,臣以为莫先於清廕。两京三品以上及疆埸大吏例廕其子,念其祖父劳勩也;乃父兄罪削,子弟恩廕如故。夫廕以酬劳臣,非恤罪臣也。宜命验封司清核,以杜侥幸』。上是之,夺毛文龙世廕,毛云龙除名。”——《崇祯实录》
“文龙力足牵制”
“大清恶文龙蹑后”
“岛弁失主帅,心渐携,益不可用,其后致有叛去者。”
“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
———《明史》卷259。
“袁崇焕虽稍有才略而粗自率用,前此平台召对已为大言不惭。至毛文龙虽慓悍不驯,初未显然跋扈……崇焕即欲加裁制,要有控驭之方,纵罪当诛,亦应请命于上,乃以礼节微嫌,辄行诱杀,其专擅之罪较张浚杀曲端为更甚。” ——满清·乾隆御批,《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114。
满清《啸亭杂录》 :“袁崇焕之杀毛文龙,其事甚冤。世儒以崇 焕后死可悯,故尔掩饰其过,至谓毛文龙果有谋 叛诸状,非深知当日之事者也。文龙守皮岛多 年,虽有冒饷、抗据诸状,然其兵马强盛,将士多 出其门,本朝佟、张二将尽为彼害,使留之以拒 大兵,不无少补。崇焕乃不计其大事,冒昧诛 之,自失其助。遂使孔定南诸将阴怀二心,反为 本朝所用,此明代亡国之大机。岂可因其后日 之死,乃遂掩其过也。 ”
满清灭亡,罗振玉“搞满蒙独立运动”,作为毛文龙老乡,伪满罗振玉为白文龙之冤屈,整理东江遗事,堪比清末之《史记》无韵之《离骚》。
1924年,罗振玉在北京为毛文龙作诗歌颂,正当罗振玉豪横的念诵自己编造的伪诗“将军百战夺城池,旌飘杀气鼋鼍徙”时。
其他同僚传来冯玉祥要逼宫,当冯军接管内城守卫的时候,罗振玉与一些满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天津向日本军队求救,他到了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部,日本的司令官让他去找段祺瑞,而这时段祺瑞也接到了北京竹本大佐转来的郑孝胥的求援电报。于是,迫于日本方面压力,段祺瑞发出了一封反对冯玉祥逼宫的通电。罗振玉看到那个电稿,知道段祺瑞会出山相助,心里自然踏实许多,但并不能完全放心,于是他又要求日本司令部出面“保护”。日本司令部则答复说北京的竹本大佐会有办法。原来,根据日本司令部的指示,竹本大佐已经安排了骑兵在溥仪的住所附近巡逻,如果国民军有什么异样举动,日本军队将会立即采取“断然措施”。如此这般,溥仪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悬着的心又放了下来。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的前一日,罗振玉悲伤地与其他同僚说“文龙沉寃,终明之世,未尝一日白。”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罗振玉非常激动,赖得毛文龙大帅显灵,越发为毛文龙喊冤,他终于等到机会,借助日本军队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复辟大业了。于是,他开始积极地派人与日本关东军取得联系,而此时的罗振玉凭借着自己和日本军方的关系。
在事变发生后仅十二天,罗振玉就将日本关东军参谋板垣派来的代表上角利一带到了溥仪的面前,最后,就是满州国的开始,也是毛文龙走向历史战神舞台,一切归功于罗振玉。
抹黑袁崇焕的《窃明》编辑是满人,现在,一群毛文龙粉与满人,将《窃明》比之为无韵的《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