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很不幸被锁定了。下一次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内容要符合标准,有时候会写着写着就忘记了。毕竟是在一方平台做文章,规矩是为了大家好。要警惕。
这就像一个孩子在家时很乖,到了外边就变的不那么乖了。这其中不乏孩子在学习新的环境中的规则的一个过程。
在家里,尤其是伴随着一个不断长大的孩子在家里,如何让孩子的体力和脑力成为家长的助力而不是干扰。这其实很伤脑筋。为什么要说伤脑筋呢?因为每一天,孩子都会不一样。他的体力,脑力,学习到的新东西,技能的熟练程度,对东西的认知等等诸多方面。所以,昨天还做不来的事情,今天也许他就可以胜任了。怎么办,家长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的谋划。
有时候,我面对波娃,不得不坐下来,喝杯茶,脑子里盘算一下最近的一些互动状况,以便预备将要面对的长大了一点儿的波娃。例如,现在他很喜欢帮忙洗碗, 但是他的技能,力量和稳定性还不好,对于他来说洗碗是一个合理玩水的代名词。所以,在合作洗碗这件事情上,我要分给他一些工作,但不要让他过多放任自流。
孩子们是很聪明的,他如果发现自己说:玩水。家长会说No, 他就会找一些相关的来绕着圈子去玩水,直到他发现了一个你很高兴他做,同时他还可以达到目的的方法。
所以,将家务化整为零,将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分担给他,不要让他太闲,不要让他只负责玩,这对于他每天的时间安排是非常有好处的。
其实这和我们大人一样。如果我自己做完事以后可以有大把的时间躺在沙发里舒舒服服的刷手机,我当然不会积极主动的起来找活干。但如果家里的事情已经安排的满满的,而且做完事情以后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很大的安慰和成就感。那么我在休闲娱乐与做事之间就会选择后者,这是责任感带来的成就感。
话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承认,很多游戏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来设定的。游戏让你在其中积累财富(无论是道具,积分,成就,等级,装备,探索地图的扩大等等。)其实就是让玩者通过积累,(用宝贵的时间来换取游戏中的积累)进而让人无法割舍,然后投入更多。在此基础上,就要人花更多时间和金钱来不断的冲击游戏中的挑战,从而让人具有成就感。同时鼓吹,游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实际发生的,例如某某通过游戏养家,某某通过游戏发财,让人以为这是一条光明大道。
说实话,我以前喜欢玩游戏。现在依旧喜欢玩。但现在我没有时间让自己坐下来一天天的沉迷于游戏。因为责任,因为生活中真实的成就感。因为我在其中积累起来的乐趣。
所以,家务不要成为一种没有挑战的帮忙,要给孩子一些挑战,要让他产生积累的成就感。要让孩子知道一些家务对于他们来说是快乐的。
举个例子,我在初中阶段12岁左右最喜欢的事是:修我的自行车。自己去买滚珠,买车闸皮,买车坐套,等等。每天放学就鼓捣一阵儿。因为当时我每天要骑车上学放学,自行车的状态直接影响我的生活,而爸爸经常上夜班,工具箱就放在随手可得的位置,于是我每天都喜欢修一修自行车。 我还喜欢收集东西,然后按照次序归类摆放。这和我们家以前经常搬家可能有联系。
而类似洗衣服,做饭,收拾屋子,泥水活儿,电器维修(简单的),家里东西的修修换换都是因为爸爸很能干,同时因为他经常上夜班上白班的轮班制度,导致他每年1/3时间不在家,所以从小,我就成了妈妈的小帮手来完成许多爸爸做的家务。这对我今天的动手能力非常有帮助。
当然,我们不必一定要出去上班才能给孩子这样的环境,我们陪着孩子一起干,帮助他承担起一部分工作,例如换灯泡,例如修马桶,例如洗车,例如装家具。
男孩子有男孩子的喜好,女孩子有女孩子的喜好。只要她一开始表现出兴趣,交给他们来做,慢慢的孩子会赶上并超越我们。
做父母不要包揽所有的活儿,然后告诉孩子,你只要负责学习。因为就算是我们,如果有人对我说,Andy你不需要挣钱,只需要每天看书,然后考试。我也不敢保证我能时时刻刻专心在学习上。因为我们的脑子需要劳逸结合,动态平衡。
让孩子做事,然后知道管理时间。对于他们控制游戏上的花费也有好处。
你知道我曾经玩游戏也很痴迷。但现在看到很多游戏都和现在看肥皂剧一样,看到开头,就大概了解了游戏的50%的理念,于是新鲜感就消失了。 然后玩着玩着就吐了,因为操作中一些故意的限制,剧情上一些生硬的过渡。让我已经没有了兴趣再花很多时间来玩。毕竟,人手所设计的游戏,无法突破限定二字。程序设计的再宽泛,自由度再高,依旧是有限的。
人生才是我们真正需要专注的。而人世间的一切财富,名望,权势的积累总归会归于尘土。真正有意义的是更高层面的事。我们用聪明智慧劳作,我们享乐其中是好的。不过有了些许的时间应当思考人这个层面更高一层的事,所谓精神需求吧。
今天就到这了,孩子醒了。
明天聊【对话-游戏中我们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