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好久没见过那样的情景了:在街上走一圈,总能路过几簇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的人群,聊的话题都是房子。
原本以为是房价实在太高,大家仰望久了脖子太疼,索性失去兴趣了。最近才发现,原来是把讨论转移到了互联网上。
隔些时候,朋友圈就会被“房子”和“逃离北上广”刷屏。
因为“与我有关”,所以,总能掀起巨浪。
我也常常问自己,要房子?还是要诗和远方?
02
我现在是租房住的。
关于房子,一切顺遂。
租住了好几年,从没见过房东的面,除了打房租,连在电话上、微信里也不联系。
几年来,房租也只涨了五百块钱。
因此,我们的房租在同小区内,一直处于价值洼地。
比起房子,我更多考虑的是学习和成长、见识和体验。
但这并不是因为我豁达,而是因为,我有房子。
而且,我是为房子结的婚。
03
我和先生都出自极为普通的家庭,父母的思想都比较保守:希望孩子早日完婚,他们好完成任务。
然而,我不吃催婚那一套。婚姻是什么?我还没想过。
到北京半年后,我们决定定居这里,于是有了买房的念头。
工作尚不满一年的我们,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更别提买房了。所以,结婚是唯一的敛财办法。于是,在一个合适的契机下,我们结婚了。
婚后,两家父母凑了二十多万元,我们开始看房。
那时租住在三元桥附近,对于未来又还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对于房子更是知之甚少。于是草率地在附近的链家报了预算:60万。
现在想来,那时看过的七八套房子,都是老楼+顶楼,我们从没觉得哪里有什么不妥,看得兴致勃勃。
不到一星期,就选中了一套1990年的房子,顶楼,55平方,二室无厅,小区与东城区一路之隔。
售价78万。我们俩木讷,和原房主还价半天,还是78万。
交易的意向刚定下来,链家就先收了3万元的中介费,而且要一次付清。
我俩没经验,初来乍到也没什么朋友可帮着参谋,直接就付了。
但是拿着3万元的收据回到黑黢黢的合租房里,我觉得窝囊透顶,大哭了一场,先生在旁看着,唉声叹气。
近几年才开始疑惑,为什么总价才78万,就可以收我3万手续费,不是3%封顶吗?后来,中介的小伙子才说前几年的确有乱收费的现象,谁傻杀谁。
买房的过程,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快。从做出决定到入住,一共也没用四十天的时间。
老小区,老房子,屋里的装修非常陈旧,但还能用;厨房只有一个水泥砌起来的水槽,我们花三千元,做了一套组合橱柜。
就像之前租房的每一次搬家一样,我们搬进了自己的房子。
04
老实说,有了房子之后,我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提高。相反,日子还更拮据了,房奴嘛。
而且,为了节省利息,我们还选了等额本金的贷款方法,前期承受的压力非常大。
那几年,我们不在外面吃饭,也不出去玩。周末会花大半天的时间,走路或者乘公交,去很远的菜市场买下个星期的菜。
有一次,先生带我去蓝色港湾,我们在一家台湾餐厅吃饭,一餐花了将近四百块,我心疼坏了。
我们的小区原先是某个单位的分配房,现在里面住的,多是那个单位退休的老头老太太。楼道里堆满了他们收集的废品,地上很多狗毛,还飘荡着狗尿的气味。房子隔音效果很差,经常能听到他们大声生活的声音。走在小区里,他们会毫无界限感地对我们盘问。
那几年的生活,实在谈不上愉快。
然而即使这样,我也还是一路庆幸。
房价攀升的速度,在我看来,就是疯了的姿态。如果当初没买,后来一定买不起。
和小伙伴聊起来,他们一听到我的房子买在二环边上,都羡慕不已。
这一份羡慕,是那些贫瘠的日子里最美的色彩。
房子,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安全感,归宿感,根,还有虚荣。
就好像买房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的阶级一样。
有一次楼下的老太太来敲门,说我们家的空调滴水,吵得她睡不着觉。就在我答应了维修之后,她酸溜溜地补了一句,“这么贵的房子都买得起,就修不起空调吗?”
我听懂了,她的潜台词是嫉妒:我一个北京土著辛苦一生也只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你们这么年轻却能和我住在一起,不公平!
有房的人尚且无法平衡,更别提那些没房的人了。
来北京这么多年,我从没听到一个没房的人说房子不重要。从来都是有房的人,才敢鼓励大家追求诗和远方。当然,这在没房的人看来,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从这个角度来说,房子意味着发言权。哪怕你的房子再小,再老,再破,它总归会跟着涨价的大潮不断升值,没错过,就是佼佼者。
05
在那套房子里住了三年多之后,我生了孩子。
房子太小,没电梯也不方便带娃,我们便搬家了,租住在五环外的一个新小区里。
走的时候,心里清楚此生再不会回来,却仍然没有半点留恋。
后来我渐渐明白,买那套房子,是一次失败的投资。虽说地段好,生活便利,但是老小区、低质量,零炒作,还是使房价的上涨远远慢于五环外的新盘。
我租住的小区,因为地铁的开通、周围小区的交工、写字楼的新建,还有学区房的入驻,房价一天一个样,短短四年内房价翻了三倍还多。
而我的房子,还在温温吞吞地追涨,与新盘的价格差越来越大。
06
孩子长大,开始需要考虑上学的问题。
我们没有北京户口,而原先的房子没有对应的学区,换房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有一对朋友,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他们选中朝阳区一个小区买了学区房,我没动脑,直接追随,做出换房决定。
在链家业务员的怂恿下,我选择了先买后卖的方式,锁定一套100平方的房子,500万,付了定金签了合同。
当时觉得很贵了,没想到5万一平方的日子,也会一去不返。
先买后卖的方式,几乎算得上是一种赌博。如果之前的房子卖不出去,到期拿不出首付腾不出买房资质,就需要负违约责任,依合同赔钱。
重压之下,我将旧房低价出售,打到了市场价八五折。紧靠二环的房子,连4万的均价都没有卖到。
整个买房的过程拖了近半年,到我过户的那段时间,房价开始了又一轮的暴涨。新闻里出现了许多卖主违约的报道。
还好一切有惊无险地完成了。
只是,新买的房子长什么样,我现在已经忘记了。刚买到,就出租了。
07
雾霾严重的时候,我也考虑逃离北京。
但是,比起没买房子的人,即使逃,我们也能逃得体面些,至少还有房价上涨的红利可以带走;或者,不卖房,即使走了,再回来也没那么难。
然而犹豫再三,我们还是决定留下来。
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未来便没有太多需要担心的事。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房子,从来都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而是一生的苟且。
诗和远方是少数人的梦想,而房子,却是多数人的梦乡。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个很潇洒的女孩。她喜欢体验生活,总是倾尽积蓄和男友满世界旅行。然而,有一次她旅行回来,参加发小的婚礼,发小的新房子里摆满宜家的家具,同学们的眼睛里都透着羡慕,那一刻,她想到自己银行卡上三位数的存款余额,陷入了巨大的空茫。
看到那一段,我流下了眼泪。
不知道是为她的空,还是为她的妥协。
世事就是如此,看过了诗和远方,最终,还是要有个地方苟且。
而如果你有自己的房子,尽可以去追求诗和远方,反正,任何时候累了倦了,都有一个地方,等着你回来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