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于公元14世纪的意大利,当时中国是大明初年、朱元璋那个时代。文艺复兴的主题是人文主义。
所谓人文主义,就是要以“人”为本。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处于所谓“中世纪”,被天主教会统治,是以“神”为本。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一般不敢直接反对宗教,但是人们已经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的事儿不能什么都指望《圣经》上的答案。人们开始重视“人”的思想和“人”的情感。
启蒙运动开启于17世纪的英国和法国,相当于中国的大清康熙年间。启蒙运动的主题是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不但明确地反对“神”,而且反对“人”的专制。启蒙运动开启了科学和民主的现代世界。科学和民主这两个词我们非常熟悉,在中国还被亲切地称为“赛先生”和“德先生” —— 但是一般人对启蒙运动的关键思想理解得非常有限。
平克把启蒙思想总结为四个主题:理性、科学、人文主义和进步。
第一,什么叫理性呢?这可不是经济学和博弈论里说的那种理性,在英文里是两个不同的词。经济学的理性是“rational” —— 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能采取相应的行动,就可以说是 rational 的。启蒙运动的理性是“reason”,是推理的理,是数学和科学那种理性,是康德说的那种高级的理性。
这个理性是对人性的升华。别人的东西再好你也不能直接抢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性。全社会的财富怎么才能合理分配,这个是理性。启蒙运动的思想家认为人性充满偏见和无知,只有理性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理性不能讨价还价。
第二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人可以通过一套可行的方法,获取有关这个世界的可靠的知识。科学在启蒙运动中的反义词是宗教。过去的人总是相信有一个外部的力量 —— 也就是上帝 —— 在控制世界,科学革命就是要把人从这个迷信中解放出来。
第三,什么叫人文主义呢?人文主义就是要以“人”为本 —— 注意,而不是“以部落为本”、以“民族”为本、或者以什么抽象出来的概念为本。人文主义认为只有人才能感受到欢乐和痛苦,只有人才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只有人才是最宝贵的。
第四点是进步。人文主义讲个人,但是人类整体要想进步,可就不能只讲个人了,你需要国家、政府、法律、学校和市场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有些是人想象出来的共同体,有些是人建立的机构。
人性中的确有一些东西与现代化有冲突。戈德堡在《西方的自杀》这本书里做了很漂亮的总结,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
1.“我们”和“他们”
分清熟人和陌生人,是人的生存本能。我们是我们,“他们”可能是敌人。
但是市场经济要求我们随时跟陌生人做交易、甚至合作,所以市场经济是对人的这个本能的违反。
2.不平等
有奴隶是自然的,废除奴隶制是不自然的,是市场力量 —— 而不是人性 —— 的结果。
好,那我们现在已经通过市场的力量废除了奴隶制,是不是就真的变成“人皆生而平等”了呢?没有。“不平等”仍然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奴隶没有了,但我们追求“地位”。
3.意义
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有一个重大区别,可能是你没有想到的,那就是意义。
传统上人们会在一个东西上累加各种意义,而现代人却能够把各种不同的意义给区分开对待。
来自于万维钢精英日课启蒙与此时的内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