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教育部部长何东昌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专家”,这既是对班主任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暗示了当一个优秀班主任实属不易。还有人说“一所学校如果选好班主任就是完成了学校工作的一大半。”从中可以看出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人物,是班级教育的实施者,班级管理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班级的灵魂人物。班主任的工作决定班级的面貌,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那么,在新时期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班主任常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班主任工作是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班主任必须对自己的工作保持清晰的思路,才能把要做的事情做好。我们应建立班主任工作例会和工作记录反思制度。每天第一个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班主任。每天的晨会或午会,班主任都以亲切的面孔,针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行坦诚的交流;在每天的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与学生家长谈话,组织开展各项活动都需要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准备。班主任是每天最后离开学校的人。在离校前,还要认真记录一天的工作感受。《班主任工作手册》的运用,正是促进班主任工作规范化的一种创造。在此基础上,每月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将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工作布置作为会议的主要内容,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或讲述疑难问题,解剖班主任工作中的得失,让班主任在交流中分享经验、获得启示,使班级工作的每一件事做得趋于完美,促进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整体提高和规范化运行。目前,有不少学校还将班主任例会开成现场会,围绕一个教育热点问题、一次主题班会的召开、一次主题活动的设计或者一件班级事务的处理,集体现身说法,并相互交流,使工作例会更加注重实效,为班主任工作的科学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学习、进取,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加强自身修养,成为学生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树立班主任的威信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人品正,学生尊敬,家长敬重;业务精,学生佩服,家长认可;爱学生,学生爱你,家长放心。
古人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不读书的后果,就远不止“面目可憎”了。教育界人士表示:教育对象——学生的素质问题的背后,往往折射出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问题,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否相适应,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在全民娱乐化的今天,班主任教师要少一点世俗气,多一点书卷气,要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必需,这样才能在商品社会的今天,不至于迷失了自己,焕发出班主任教师作为人的特质,让自己的生命更富有色彩,让精神之花永不枯萎,也才能带领学生冲出世俗文化、泡沫文化的包围,从而实现对他们精神的引领。
三、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
1、班主任工作需要发展设计。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职业,是教师职业中要求更高、更全面的一种职业,所以可以说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优秀班主任教师最初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我所从事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他们一再强调班主任的工作是需要专业技巧的。就如同医生需要专业能力,班主任也需要用专业化的思想去教育学生,专业化的行为来工作,专业化的语言来与学生交流。
2、班级博客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广阔互动的交流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就班级中某些现象,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也可向老师敞开心扉、诉说当面说不出口的话题;家长朋友可以通过博客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通过图片了解孩子班级环境及近期各类活动留影。还可以通过博客表达家长心声、交流家教经验等,同时也可提出班级建设意见或建议。班主任可容易通过新型的交流平台促进师生间的沟通,更好地彰显班级管理特色,促进班主任工作在创新的同时做到有特色,有实效。
3、开展案例研究。教学案例分析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阶梯。以案例为载体开展课题科研,这是让班主任由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科研的有效方法。例如:“教苑真情”叙事性案例研究——全体班主任结合教育实践撰写案例,并挂在学校网站上进行评选,让班主任在评选的过程中阅读、思考和感悟。“关注学生发展”个案研究——全体班主任从“背景介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采取措施”“实施情况”“效果与反思”等方面入手,深入了解学生,全面分析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研究后撰写个案,学校组织人员对案例进行评比。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围绕班级管理,全体班主任从“案例背景”“案例描述”“问题分析”“案例反思”四方面进行总结、反思、交流,促进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感受幸福,取得身心愉悦,砥砺一颗平静的心灵。班主任的职业特征是明确的,工作流程是清晰的,几乎每天都是教室、寝室、家庭,一条线,周而复始,千篇一律。如果不热爱,这项工作似乎是枯燥的。如果热爱班主任工作,就会明白班主任看到的不是节日的焰火,姹紫嫣红,而是一朵朵不起眼的小花小草慢慢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