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好父母的身体与意愿才算孝道》
“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解读:
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曾晳:名点,曾参之父,也是孔子弟子。彻:撤除,撤去。这里指撤下酒肉。曾元:曾参之子。
这一段是对比曾子与其儿子曾元侍奉父母的区别。
曾子奉养其父曾晳,每顿必有酒肉。吃完了要撤下去的时候,必问剩下的送给谁?
曾晳问,还有多余的吗?必然回答“有”。
为什么要问要送给谁呢?这叫着养志,是照顾父亲的意愿,看父亲想要给谁,就去给谁,
为什么必说有呢?因为没有了,就不能照顾父亲的志向,意愿。
没有了出去买都行,父亲的意愿一定要照顾到。
所以这不是有不有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照顾父亲意愿的问题。
这种侍奉叫着养志。
曾晳死了,曾子的儿子曾元侍奉曾子,每顿也必有酒肉。
吃完了要撤下去的时候,不再问曾子想要送给谁。如果曾子主动问,还有多余的吗?回答,没有了。
为什么回答没有了呢?因为下顿还可以吃嘛,至于别人,我们就不管了。父亲有得吃就行了。
这样的侍奉,叫着养口体,只关心父亲嘴巴吃好了,身体吃饱了。至于父亲的志向,意愿我们就不管了。
向曾子这样侍奉父母的,可以说是养志,在意父母的意愿。侍奉父母如曾子一样,就可以了。
人有两个部分,嘴巴身体与精神。
两方面都能照顾好,才算真孝道,只照顾嘴巴身体,只是一个方面,养阿猫阿狗都是照顾嘴巴身体。
【主要是看能不能让君王正心,君王自己能不能修心修德。》
孟子曰:“人不足与適也,政不足与间也。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解读:
適(zhé):通“谪”,谴责。间(jiàn):非议。格:纠正。
孟子说,
人不足,用人不当,用些奸邪小人,骗子,平庸,智力不够,做坏事的人。这没什么好指责这些小人的,
为什么呢?
因为,这完全是人君用人不当造成的。
政策有错误,也没什么好非议的,因为,这完全是君王心术不正导致的。没有说自己好心办坏事,办坏事,就是坏心办坏事。
说好心办坏事,是自欺欺人,
所以,您说那个人用的不对,那个政策不对,这没有意义,因为这不是根本,
根本是正君王的心
只有大德的人,才能纠正君王的心,让其坏心思生不起来,坏政策做不出来。全部回到仁义正道上,
但这难啊,历史上,也没多少这样的大德。
所以,这里往往还要靠君王自己,不断的修心养德,
心术要正,不要用些奸邪小人,以及做些错误的政策,误国误民。
思想,心里,全部都要正
君王仁了,所有的人都跟着仁;
君王义了,所有的人都跟着义;
君王正了,所有的人都跟着正;
一个君王端正,则整个国家安定。
所以,主要是看能不能让君王正心,君王自己能不能修心修德。
【不断的讲真相,建立起来表扬诋毁的免疫力》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解读:
虞:料想、预料。
孟子说,有意想不到的赞誉,也有对您求全责备,吹毛求疵的诋毁。
人生在世,会碰到很多不该您有的事情。
比如,有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为了捧杀您,为了害您,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把您推到河道里,推向悬崖,他们会说您格局大,说您是好人,然后不断的坑您的利益,有这种人。
有骗子让您投资,会不断的说,您有魄力,让您不断的投资。夸奖您,是为了害您。
如果您听了他的表扬,实在是害您。
还有些人是因为喜欢您,觉得您的错误都是正确的,然后不断的说您好话,表扬您,偷来其他地方的荣誉往您身上挂,您当真了,就闹笑话了。
有些人辱骂您呢?仅仅是因为他们自己无聊,没事做,为了显得自己道德高尚,找个人来诋毁。
这些您当真了,当成正事了,就耽误自己的事情,浪费生命,而没有一点意义,
您越当真,反而成了给他做流量,对他有好处,对您一点好处也没有。
而还有一些人,是真正的恶,他们一天到晚都是在找人去诋毁,已经成为职业,这样的人您去当真了,也是浪费生命。
有人诋毁,漫骂,我认为是不要去管他们,做自己的事情,做真实的自己,
照顾好相信自己的人就行了。
无论是有人表扬,还是有人诋毁,
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然接受,并不断的表明真相是什么
不断的讲真相,让所有人都知道您究竟是什么人。
而不要情绪化的去对抗。
讲真相,让所有人都知道真相。
这样,就建立起来了表扬与诋毁的免疫力。
【您的命运在您的嘴上。》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解读:
易:轻易。
孟子说:“一个人轻易的就发言,说话。是因为他根本不负责任,或者跟他无关。”
我们在生活中,人生中,组织中,经常碰到一些人,没什么能力,也没什么本事,没见识,没经验,但是他就会轻易说话,发言,还煞有介事的样子,
如果您听他的,您大概就要倒霉了。
他为什么会轻易说话呢?
是因为,这事跟他无关,
或者说,他也负不了责任,他一穷二白,什么也没有,您听了,他还可以博个名声,您不听,他还骂您蠢。
这些人都属于惑乱之徒。
人之所以轻率的说话,是因为不知道乱说话的后果,乱说话的惩罚。
如果知道了惩罚,他以后就不乱说话了。
说话,要么起祸,要么起功。
您说什么,别人都听着呢,
对方有情绪反应,要么开始心怀鬼胎,要么感激涕零。
所以真正的高手谈论的是业务,是自己的事情,而不关心别人的情绪,不刺激人,不谈论所谓的一帮人的人性,谈历史都不谈现在,避免给自己惹祸。
说话,就是一种评判,要么是说别人做得不好,要么是说别人做得好。
反射到自己身上,就变成了祸福,对别人来讲,也是一种荣辱,
您让别人不高兴了,别人自然不会放过您,就可能招祸。
网络上,千里之遥的人,有人因为说错一句话,锒铛入狱,有人因为说错话,账号被封,不允许其发言了。
有人因为说错话,破家亡国。
世界是说出来的,您的世界,也是您说出来的。
真正的聪明人,不乱说话,谋划好了,才说话,因为,您的话语会召唤您的世界,小心您的言语,您的命运在您的嘴上。
【真老师,是真有本事,真进修的人。》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解读:
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老师。
一天到晚,到处指指点点,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向自己请教,然后自鸣得意,装模作样,以大师自居。
实际上,没什么真本事,
就忽悠,还以为别人蠢。
向别人索取学费,自己又没能力交付。说些废话,但以为自己很厉害。
真正的高手,都是自修,自己不断的学习,前进,请教,变得有才华,有德行。
慢慢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人是大师,大家都愿意跟他学,向他请教。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师。
一个人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反而难以成为老师,要到处学习,到处找高手请教,自己才能真正成长。
【跟着什么人,就会迅速被影响成什么人》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
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
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曰:“子来几日矣?”
曰:“昔者。”
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
曰:“舍馆未定。”
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曰:“克有罪。”
解读:
乐正子:鲁人,名克,孟子弟子。子敖:王驩huān的字,齐王宠臣。
昔者:昨天
乐正子与王驩走到一起,跟他回了齐国。
王驩这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是个奸佞之徒,所以孟子非常讨厌他。
这回自己的弟子跟这样的人走到一起了,孟子有些不高兴,要教育教育弟子。
乐正子来见孟子。孟子说,您还知道要来见我啊?
弟子说,先生何出此言啊?
孟子说,您来了几日了?
乐正子说,昨天刚到。
孟子说,昨天已经到了,今天才来见我,我说这话,难道不恰当吗?
乐正子继续找借口,住的地方没找好,所以昨天先找住的地方了,于是今天才来。
孟子说,您听谁说的?要把住的地方找好?然后才去求见老师的?
乐正子说,我错了。
跟着奸佞的人,就会不知不觉学会一些错误的思想,行为,会被裹挟。
乐正子这是肉眼可见的堕落,所以孟子批评了他。
【交友一定要谨慎,且绝不贪图任何便宜。》
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餔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
解读:
餔(bū):吃。啜(chuò):饮
子敖:姓王,名驩,字子敖。
孟子对乐正子说,
您跟着子敖走,是为了图个方便?只是为了吃吃喝喝?
我没想到您学古人圣贤之道,却为了吃吃喝喝就跟王驩搞到一起了。
一些人,生活艰苦,为了吃吃喝喝,就会丧失自己的人格,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当然,还存在一些人本来有经济基础,有自己的事业,志向,但是被一些人用吃吃喝喝的套路,骗取钱财,事业,走了冤枉路。
在当今社会,这种现象也存在,
吃吃喝喝没什么好的,现在谁也能吃上饭,
不要被一些人恶意引导去吃吃喝喝,骗取自己的钱财,事业。
要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正路,不与人吃吃喝喝。不听人胡说八道,不听人恶意引导,
其关键点就在于绝不结交奸佞之人,不结交恶人,以及用常识判断看起来就不行的人。
人是一定会被您接触到的人影响的,所以,交友一定要谨慎,并且绝不贪图任何便宜。
否则容易失财,偏移自己的志向,严重了还会破家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