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协助社区的书记处理了一场居民矛盾,直面争端。
起因矛盾很小,两个老奶奶打牌时发生的口角,但是持续一年多,日积月累之下变成两个家庭的互不相让和对骂。现场一度无法收拾。
占理的一方非常强势,要求社区认同她们的观点,认定对方错误,并且要求社区宣布不让其再到活动室,如果社区不做就向上反映,甚至还偷偷录像。不占理的一方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用非常温和的方式拒不承认自己说过的话。
这个场景让我想到了《好好说话》中关于如何劝导朋友做傻事的那段内容,讲的是朋友因为气愤等情绪要去实施报复行为,你明知道这个方法不可行,要运用什么方法即能让朋友觉得你是支持他的,而又能让朋友意识到报复行为的后果,而冷静下来。
回到这一场矛盾:占理的这一方已经逐渐被愤怒情绪吞没,开始口无遮拦起来,甚至想要威胁我们让我们一起对对方进行制裁。如果不做就说我们不作为,要反应。
书记的做法:
1.倾听双方的观点和诉求
2.分开两方单独谈话(在两方快要打起来的时候把两方分开)
3. 面对一方不合理的要求时(想故意激怒我们,妄图录像)冷静引导,将诉求逐个分析排除,最后留下我们可以出面做的事情。
4.各打50大板,指出双方都没有实质性证据,让她们自己去找证据提交过来,这期间关闭活动室,整改,安监控,出台管理办法(一箭双雕,因为现在爷爷奶奶们打牌的时候不爱惜活动室,说多了还觉得是自己应该享受的,我们必须要为他们服务,这回可好,一下子因为这个事情把活动室关掉,让她们自己来申请开门的同时,立规矩,达到居民治理居民的效果)
事后,此次调解居然得到了强势一方的认可。我也受益匪浅,书里面的知识还是要活学活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