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十一)
——第十一章:经验和思维
2017/8/12
一、经验的性质:
经验既包含有主动因素有包含有被动因素:主动——尝试;被动——承受结果。
所谓“从经验中学习”,就是在对事物有所作为和所享受到的快乐或痛苦这一结果之间,建立前后的联结。在这种情况下,行动就变成常识,变成一次寻找世界真想的实验;而承受的结果就变成教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结。【也就是说,任何经验,都有主动的尝试和被动承受的结果。】
杜威由此得出结论:①经验本来就是一种主动而又被动的事情,不是认识;②估量一个经验的价值的标准在于能否认识经验所引起的种种关系或连续性。当经验已经是积累性的经验,经验才含有认识的作用。【在学校里,学生不是理论的旁观者,是需要身心参与获得经验的发展的个体。从经验的性质来看,没有身体的参与获得经验是不可能的,因为经验就包含了尝试和承受结果。】
这种身体和心智活动分开的二元论(也就是认为身体活动和精神活动毫无关系),会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①身体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种干扰,教师抑制学生的身体活动,对师生都会造成神经紧张和疲劳。②对必须用“心”学习的功课,一定的身体活动也是需要的——眼、耳、口、手等。任何把身体活动缩小到造成身心分离即身体和认识意义分离开来的方法,都是机械的方法【比如抄写生字而不理解其意;单纯地训练计算而不清楚为什么计算,中考前的为实验而实验等】。③在智力活动方面,“心”和直接的作业隔离,就会强调事物而不顾事物间的关系或联结。【其结果,就是思维的窄化,思维的幼稚,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书呆子。】
【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一朵具体的花胜过一千条真理,形象地说明了只有在经验中理论才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
二、经验中的反思:
所谓思维或反思,就是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之为反省思维,也就是说,一切思维都是具有反思、反省性质的,因为思维连接所做之事和所可能发生的结果。之所以“在经验中学习”,就是经过反省思维,经验从数量到质量有了提高的变化。昨天上了一节不成功的课,今天改变上课的流程或上课的形式,都是反省思维在起作用。】
考虑周全、墨守成规和任性,不是性格上的差异而是思维上的差异:考虑周全就是更广泛地更细致地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然后从已经被注意到的东西中更谨慎地选择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恰恰指向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军师联盟》里的司马懿、荀彧,都属此类】;墨守成规是把习惯的事物作为预料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的全部标准,而不顾其他关联;任性的行为把某一刻的行为作为价值的标准,不顾我们个人的行动和环境势力的联系。所以,墨守成规和任性,对目前行动所产生的未来的结果都不负责任,而反思就是承担这种责任。【我们生活中的习惯做法都是属于墨守成规和任性,只有有意识地思考才可能做到考虑周全,比如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时,大脑才会积极思考,这时候才会有反省思维起作用吧。】
反思就是关切【一个对结果漠不关心的人,不会注意或者根本不思考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探究【思维的目的就是帮助达到一个结论,根据已知的情况,设计一个可能的结局。一切思维都是科研,哪怕课本已告诉你答案,对于独立完成一道命题探索的学生来说,都是独创性的,也就是说是创造性劳动】。就是冒险【思维的结论在事实证明之前,多少是属于试验性的或是假设性的,尝试的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情境暗示解决的办法,然后尝试摸索解决】。
从思维到经验的五个步骤:①困惑、迷乱、怀疑,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不完全的情境中,这种情境的全部性质尚未决定;②推测预料——对已知的要素进行试验性的解释,认为这些要素会产生某种结果;③审慎调查(考查、审查、探究、分析)一切可以考虑到的事情,解释和阐明手头的问题;④详细阐发试验性的假设,使假设更加精确、更加一致,因为与范围较广的事实相符;⑤把所规划的假设作为行动的计划,应用到当前的事态之中,进行一些外部的行动,造成预期的结果,从而检验假设。【简单概括一下:产生问题——预测结果——调查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总批:这一章杜威阐述了经验和思维的性质,由此推论出思维的五步法。考虑经验的主动和被动因素,我们就可能避免身心二元论。有价值的经验离不开思维,思维本身就是反省的反思的,意味着关切、探索和冒险。接下来杜威将思维的过程分成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对于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巨大意义,我们下一章再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