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图片上的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杯子,老师问学生,这个人要干嘛。学生多答喝水之类的。而事实上,他想干嘛干嘛。我所遇见的最多的就是那种怀抱着自己已经有的东西紧紧不放。比如许多刚毕业大学生会说,老师我学的这个专业,不太喜欢,但是不从事这个方向的工作岂不是白学了?姑且不谈读大学读什么这个问题。就我们的储备知识和技能而言,谁说我们一定要靠这个谋生或者我们一定要使用这个呢。最要命的问题在于你除了这个其他也不会。
有能力却一直无法摆脱现状?很多人都是被自己模式给限制住了。比如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逆转》这本书里,出现的那个高智商的人,并没有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光彩,反而过着平淡无奇的一生。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有些旁人看来的优势其实是劣势。
就我个人而言,从性格的角度来说,喜欢新鲜感,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接触新事物,灵活性适应性比较强。同时这些优势也造成了我广泛涉猎,精力分散,从未在一个领域持续的耕耘,这是我的弱点,没有积累就很难有核心竞争力。最大的财富是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是我最大的弱点,这样精力不集中,很多时候效率不高,不加以控制约束,很容易一事无成。
所以接下来的重点是管理我的注意力,在想成就自己的领域里持续的学习,输出。
那么问题来了:有哪些方法能让我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时间?
有哪些方法能让我最大化的使用自己生命中每一天的时间?
Ø培养每天“使用任务管理工具”习惯,例如滴答清单、to do list.
Ø培养每天“睡眠时间达到7小时”习惯
Ø培养每天”安排三项要事(吃青蛙)“习惯
Ø培养每天”番茄工作法“习惯(排除干扰)
Ø培养”敢于说不“习惯(把握自己的时间)
Ø不断反思在工作流程中提高效能
Ø使用:平衡轮工具,实现多维度的健康发展、平衡人生
再具体一点: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高效能,有成长,有结果,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在当下而言,对我而言,我值得做的是什么?
阅读、写作、跑步。
在我思考这件事情上,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能给系统的学习生涯、运营等知识,提高应用能力。能够用写作的形式输出有价值的干货。跑步使自己能拥有积极的精神状态,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需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勤勉、有节制,意志力强,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
我如何获得以上品质?
邀请朋友监督,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促进个人成长。明确愿景的价值,推动自我进步。
为了更好的达成这个目标,我最开始可以去做的是什么?
积极跟随李笑来老师学习,认真的完成思考,提升对自我状态的觉知。积极的写作,了解同伴的反馈。刻意练习、系统化提升。
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采用?
学习系统的知识管理技巧、借鉴别人的经验。
我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现在,从这一刻开始!当下即是道场。
好,我要睡觉啦,为了保证七小时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