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娉不讲故事,我是楼主。
说起来也是缘分。完全是临时起意就建了这个社群,
当时不知怎么聊到故事,然后我就想起来,
我上半年在婚礼现场的时候,看到有人哭有人笑,
我就想以后做一个合集《一百张微笑:每一个微笑都有一个故事》。
没想到阿娉就提议建一个第一次的故事社群,因为正好也是训练营的作业,
她正好这段时间在收集整理记录自己的第一次,也想听听别人的第一次。
我就说你建吧,群二维码一发,马上就有人进啦,大家都喜欢故事的。
但是呢,为了互动嘛,所以想着大家来了不光听故事,也都说一说自己的故事,然后阿娉就写了招募文
:回复我要讲故事,我要听故事,然后私聊进群。
真的很快就30+人了,而且一直有人进。
阿娉说,有点激动,有点兴奋,也有点紧张。
其实看到人数在不断增加,不得不想到的问题就是:
如何运营?
如何设置那些细节:群公告、群文案、群流程、群昵称...
我们都没有经验,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次,我们很懵的。但是没办法,自己挖的坑,跪着也填上。
然后赶紧想了一个话题,因为大家都对我的昵称感兴趣,然后我就说,大家都刚进来,就说一说自己昵称的由来吧。
然后大家还挺活跃,当有位伙伴讲述自己的经历,她很坦然了,但可能是有些沉重的话题,大家都沉默了很久。
我就问阿娉,咱们这个社群到底是想做什么方向的呢?我们都偏向情感类的,因为大家都建了很多群,大部分都是技能类的,
那我们就做情感咯,正好和我们性格。
既然是情感类,那时间的话,既然大家的群都是七点、八点、九点,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设置十点呢?
深夜十点,分享故事,陪你晚安!
肯定会有人问,第一次建社群,分享时间就那么晚,会有人在吗?
你要知道,故事是私密的,也可能是血泪史,七八点正是亢奋的时候,谁会打开心扉呀,
只有在深夜,入睡前,千愁万绪涌上心头,千言万语想要倾诉。
大家在现实生活里,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和地方去倾诉。那故事小屋就是给大家提供这样的一个场地,就是要营造一种线上深夜食堂的感觉。
人家一进门,所有人都是点头微笑,店主说声:“来啦,坐吧。”
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感觉。
然后前天下午四点快五点开始,到晚上结束可能就40+了,但是周五很快人数就55了,一边想着暂停招募,一边我们很着急的在设置流程,写文案,写公告,想主题,包括分享的形式。
分享的形式建议大家用语音的方式,也是一种锻炼,声音的表达更能传递一个故事的真实,情绪感染。
这个楼主我真的很犯怵,我很少用语音的,我是一个能打字的坚决不语音的人。
然后考虑到今天第一天,怕大家的参与性不强,不愿表达,然后决定,每天分享五个人,分享时间五分钟左右。因为看到朋友圈有个动态说生活里的小感动,然后就定下第一天的分享主题是——第一次感动的事情。
正好我今晚有别的课程,我们就商量,大家都有很多的课程,本身已经听不完了,如果每天再加一个故事的话,肯定会有很大的压力,很难持续,说不定两天就放弃了,而且遇上阿佳老师的课程作业都很烧脑,我们决定每周三次,而且避开阿佳老师的课程。
最近的时间就是2号、6号和8号,这样大家就轻松多了,对于我和阿娉压力也不会那么大了。而且可以做复盘,可以更多地探讨,更好地准备下一期的。
时间:11.2,11.6,11.8,晚上十点
slogan:深夜十点,分享故事,陪你晚安!
群公告:
嗨,你想听故事吗?
每个人都有故事。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这个钢铁森林的城市,
唯有故事能让你我多一些温暖。
有很多故事都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
我要讲故事,我想听故事。
这里是第一次故事小屋!
欢迎每一位故事主!
本期主题:第一次感动的事情!
分享嘉宾:
1、甘露-小路侠
2、普正
3、林小猫
4、时光正好
5、马鸣晗
本来呢说好是开场我和阿娉先做分享,然后是五位嘉宾。可是九点我的闹铃响起,然后我才想起来我预约了十点的电话沟通,对我来说也很重要。所以我找了小魔女来接我的班,帮忙活跃气氛。
昨天有很多没想到,很多第一次,没想到故事小屋到晚上都66人了,没想到大家的热情高涨,大家的积极互动,没想到,在分享的过程还有伙伴在进群,最终人数达到76人。
没想到获得大家的认可,第一次做社群,第一次分享故事,第一次语音聊这么久,第一次觉得原来我可以更好的。
我们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不过得到大家的鼓励,我们会坚持下去,故事小屋在的每一天,我们都会用心对待,谢谢小伙伴们!
关于社群的思考:
1、定位:做差异化。
2、内容:能够持续发生和生产的领域和方向。
3、分享类社群,时间上错峰,避开高峰期。
4、再强调一遍:做一个终生思考者,做一个终生行动派。
最后说一下我的一些感悟:
1、瞬间的灵感不要错过,抓住它你会收获不一样的礼物。
2、不需要准备好,50分搞起,先做,再做好。
3、再强调一遍,做一个终生思考者,做一个终生行动派。
4、找到搭档,彼此赋能,相互鼓励。一个人走不快,一群人可以走的远。
5、勇敢面对,勇敢尝试,勇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