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首部散文集《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以丰富的调研经历,作者为我们呈现了,曾让他印象深刻的人和事的真实故事,和自己独到的看法。作者以财经作家敏锐的视角,写出了他的代表作《激荡三十年》。他的作品都是以历史为基调,通过大量的调研采访,还原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大事件。他的书真实,有公正独特的观点,这本散文集并不是抒情美文,更像是吸引人看下去的有趣故事汇,不同于故事汇的是作者在故事里面带有的鲜明个人观点。
比如在第三章把生命浪费在美好事物上,作者先是讲述九零后女儿按自己的喜欢选择事业的故事。年轻的九零后更多的是要按自己意愿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生活工作。就像作者说的“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时间精力还是感情上。”
作者对女儿期望,是自己喜欢的美好事物,值得浪费时间去做,判断的标准就是浪费是否美好,如果是就去做。在美好的浪费中“抵抗命运,享受生活”。
在第三十八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中,传说中中国游客疯抢日本的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都是真实的。疯抢的原因确是这些东西比国内的质量更好。就拿电饭煲来说,作者道出好到那,日本电饭煲的涂层是一种新型材料,蒸出的米饭粒粒晶莹剔透,很香,根本不会沾粘锅壁。目前国内生产不出这种涂层材料。作者说,国内缺乏把一种把产品做精做细的企业精神,缺乏精致,使用感更好的产品,才使得国人“崇洋媚外”。
作者是财经作家,接触的大都是大人物,获得财经方面的信息更多元。按说他炒股,赢得胜算机会更多些。但作者在第四十一章说,他从来不炒股。
因为他认为“中国股市里的企业,从来没有把股价视为公司价值的晴雨表。其基本表现与上市公司的基本表现没有关系,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表现也没关系。它是一个被行政权利严重操控的资本市场。它的标配不是价值挖掘,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而是‘人民日报社论+壳资源+并购题材+国企利益’”。炒股不是投资,更多的是投机性。为了更好的生活,作者从来不炒股。
在我们的观念中,家里最好不要有内债外债。俗话说得好“无债一身轻”。但是在第四十三章里,作者说“债”对于一个有可持续性收入的家庭来说,咬着牙维持50~70%的家庭负债是必须的。“无债一身轻”是一种家庭犯罪。因为“债”这个字,拆解为“一个人的责任”。作者说,在商业社会中,一个敢于负债的人,其实是一个敢于对未来负责的人。就是你敢于借债,说明你对自己未来的偿还能力很有信心。所以借债,有债不是坏事,是今后更要努力工作的动力。
我喜欢看有真实内容的,有真情实感,有真知灼见的书。阅读《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就是值得“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阅读上”。
❤ 感谢亲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