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讲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回应方式——积极倾听。如果说基本倾听是让孩子开门的话呢,那积极倾听就是让这扇门一直开着。
积极倾听怎么听呢?它的公式很简单,就是事实+感受。也就是说,当对方有情绪的时候,你要回应事实是什么,感受是什么。可以回应事实,也可以回应感受,也可以事实和感受一起回应。
事实上,即使是双方处在问题区,我们也可以看看谁先处在问题区的?孩子先,对不对?所以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应该先倾听孩子。
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原则是,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如果我们先倾听处理了心情,往往心情好了,事情也会自然解决。
做下面积极倾听的练习题:
1)、吃饭的时候,孩子说:“我不喜欢吃这个,别夹给我,拿走,快拿走!”
哦,这个你不喜欢吃呀。
2)、和孩子玩游戏,孩子输了,说:“重来,重来,这次不算!”
这次游戏,你输了,不高兴了,你想再重来过。
3)、孩子说:“我不要穿这件衣服,我不要穿这件衣服!”
哦,你不想穿这件衣服呀。
4)、孩子说:“为什么你们大人可以看手机,我不可以看?”
你也想看手机。
5)、老公发脾气:这人到底会不会开车啊!笨蛋!
你生气了呀。
3、回顾以往孩子有情绪时候你的处理方式,假设这件事情再次发生你会怎么聆听孩子?
孩子写作文,拿起来就问我们,爸爸妈妈我不会写。我们一听火气就来了,就批评孩子,你都不动脑子想想,脑袋瓜不用,会越来越笨的,脑袋瓜经常动一动,才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聪明,作业肯定做得又快又好。然后就丢下孩子,让她先想想再写在草稿本上,后面再来修改。大人生气,孩子委屈。
假设:"哦,你不会写作文啊""对呀,我不会写""那怎么办呢?""你教我写吧。""那我怎么教你呢?""我不懂""这样吧,你先想想然后写在草稿本上,后面我们再一起修改。"(这后面好像又转回去了)
4、本次课中最让你有感触的部分是什么
情绪,避免自己被孩子带入到问题区去。
第7天课后作业答案:
1、吃饭的时候,孩子说:“我不喜欢吃这个,别夹给我,拿走,快拿走!”
积极倾听:你不喜欢吃这个啊/不喜欢妈妈夹这个菜给你
2、和孩子玩游戏,孩子输了,说:“重来,重来,这次不算!”
积极倾听:你希望能够重新再比一次/这次你没比好,不开心了
3、孩子说:“我不要穿这件衣服,我不要穿这件衣服!”
积极倾听:你不想穿这件衣服啊/穿这件衣服你不高兴了
4、孩子说:“为什么你们大人可以看手机,我不可以看?”
积极倾听:你也想要看手机/大人可以看,不让你看,你觉得不公平
5、老公发脾气:这人到底会不会开车啊!笨蛋!
积极倾听:你生气了啊/他这样开车,你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