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21 陈丽Carry
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位开朗的6岁男孩突然有一段时间变得非常沉默,最后他终于承受不住心理的委屈搂住妈妈的脖子问:妈妈,我可以哭吗?妈妈很愕然~原来男孩的同学因为哭而被爸爸贴了胆小鬼的标签,说他已经长成男子汉了要坚强不能哭鼻子,所以他在受了委屈后一直强忍着不哭,就为了证明自己是个男子汉。看完挺心酸的~~
今天读绘本《哭了》觉得挺开怀的,前半部分摔了哭了,撞了哭了,挨骂了哭了,因为吵架哭了,哈,太可爱了,还因为撞到小黄狗撒尿懊恼而哭了,明明我看的是哭了,可我怎么觉得哭的人都那么可爱那么想笑呢~这前半部分的哭了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是受到委屈很自然地眼泪反射…
再看看后半部分:
因为重逢哭了
因为分别哭了
因为看电视哭了,后半部分的哭蕴藏着更丰富层次的情感和情绪管理,重逢是因为喜极而泣
分别是因为伤心而泣
看电视是因为同理心真情流露而泣…
还有关于爸爸说宝宝哭就是工作,画里的宝宝淡定,而爸爸却嚎啕大哭,哈,那是宝宝小宇宙爆发的炒鸡想象力吗?原来把哭也当工作的爸比是介个样子呀……
小时候,“哭”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
长大了,“哭”就变成了一个奢侈的事情
这是为什么呢?
回到文首那个孩子的同学爸爸,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连父母们可能都没有明白,坚强与挫折是什么关系,哭与坚强又是什么关系。
哭跟坚强不坚强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每一项挫折里都有不同的解答方式,在他们没有找到这个解决公式的时候,向父母或身边的人求助并不是无能呀~一味的告诉孩子不能哭不准哭是在压抑孩子的情感需要,先帮助孩子疏通情绪再引导TA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事情不是比一味抑制情绪更妥当吗?
谁规定长大了就不能哭了呢?别说孩子,大人亦是如此。我身边很多职场妈妈,既要兼顾工作也要兼顾孩子家庭,在公司项目提案交了没?新案子启动没?市场部的报告交上去了没?回到家孩子学好了没?吃好了没?睡好了没?还有,对,绘本作业写好了没?啊~头那个炸啊,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算幸福,自己既要工作又要带娃的妈,晚上带着娃,上个厕所耳朵竖得跟兔子似的,睡个觉跟梦游似的,照个镜子黑眼圈把自己吓得跟鬼似的,是不是就想抱头痛哭一场啊~~来~女人哭吧不是罪……借你肩膀5分钟~
说正经的,哭哭又何妨呢……哭完鼻子一抹该干嘛干嘛~那个酸爽~谁哭谁知道。
心理学专家说,一个好的情绪管理要关注4个方面
1、觉察情绪
有段很好的话要送给正在看这篇阅读原创的你:若你不是真正地快乐,请卸下微笑的保护色,不讨好,才是健康关系的开始。当你不想笑时,请不要勉强自己!
2、接纳情绪
学会接纳自己,健康情绪不是指时刻处于阳光状态。而是你所表现出的情绪应与你所遇到的事件呈现出一致性。如果你失恋了,你伤心是正常的;如果你遇到抢劫,你有恐惧是正常的;如果你被误会了,你的愤怒是正常的。不管你产生什么样的情绪请允许它接纳它吧~
3、表达情绪
学会把情绪表达出来,释放内心的压力与焦虑,千万不要全部憋在心里。
4、陶冶情绪
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吧,它可以帮助你很好的移情。
记得告诉孩子,你面对的麻烦再大遇到的事情不管有多不开心,只要说出来,父母永远与你同在。也让自己像小时候一样,不要压抑自己,让情绪得到合理疏通。
内心足够强大的人,不要需要隐藏。
最后,我不会告诉你,我也是个好哭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