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一个孩子是否会运用数学视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数学是少数几个给人以安全感的学科之一。数学是一种把我们周围混乱的世界用数字稳定下来的思想操作。具有强烈不安全感的人通常都拙于计算。其他的学科也是这样。写作就是把只有内在意识才能知道的声音话语固定在纸上,从而给予写作者一种安全感。画家就是用线条和色彩把流逝的光学印象挽留下来。体操和舞蹈表示达到了一种身体安全感,而且由于这种对身体有把握的控制,也多少给精神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摘录于《儿童的人格教育》
说到安全感,我曾经和朋友戏谑:不在乎有的,不惦记没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强扭的。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万一什么都不是了也无所谓。对得到适可而止,对失去心无畏惧。安全感就是足足的。
在没有看到这段话之前,真的从来没有想过学科学习会与安全感有关。什么是安全感?建立安全感的途径有哪些?对我们教书育人有哪些启发呢?
百度一下,关于安全感的内容上亿条,大多数与家庭有关。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安全感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安全无虞的感觉。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我们常常说“某某很有安全感”,其实指向了这个人很厉害,为人处世都很可靠。“我觉得很有安全感”指当事人内心安定,情绪稳定,如果表现心神不定,焦虑加身,甚至疑神疑鬼,我们就会说“他可能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非常大。当人缺乏安全感的时候,通常在人生各个方面都会感到无限的焦虑和恐慌,会影响生活的各个方面。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解,他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安全需求排在了第二位。
怎么样获得安全呢?
首先,物质基本保障。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很难获得安全感,一个处处为了省钱纠结的人也难以完全获得安全感。所以,物质上的基本保障是一个人安全感的前提。物质的极度匮乏,会带来精神上的窄化,最后形成可怕的是穷人思维。为人父母,保证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非常重要。
其次,人际关系支持。人是活在关系中的。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会觉得生活稳定,可控,幸福指数高。家人的爱,朋友的暖,甚至是来自陌生人的尊重与善意,会让人内心丰盈,充满力量。
再次,提升自我悦纳度。悦纳自我的人,会接受自己的全部,无论优点还是缺点,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不以自己是否做错事有所改变。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有愉快感和满足感,当然不会缺失安全感。
在教育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一、关注家校共育。“妈妈给安全感,爸爸给方向感。”多和家长沟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缓解家长的焦虑,给予家庭教育有效的指导,让孩子享受原生家庭的爱与暖,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
第二、班级营造良好的环境。首先,一个干净整洁的空间,会给孩子一种秩序感和确定感。其次,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教会孩子互相尊重,彼此包容,互帮互助。让孩子在教室里活得很自在。哪怕已经请教了十个人,只要自己不会,还愿意请教第十一个人,不用担心他人拒绝,不会害怕他人嘲笑。
第三,学科育人。语文,让孩子学会表达,将心里所思所想说出来,写出来,将看不见听不见的东西变得看得见,听得见,从表达中获得一种确定感。关注数学学科的学习,特别是低中段,帮助孩子获得流畅的计算能力,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成就感,也就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感。重视艺体学科,音乐、体育、美术,从听觉、视觉、身体感觉上去获取稳定感,掌控感。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那些让我们不确定的事物,可以减少内心的惶惑,增加安全感。学科评价体系由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看见自己的进步,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增加成就感,远离无助感,也可以增加孩子内心的力量。
总之,增加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的了解程度,并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极大地提升孩子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