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孩子的领导力?
什么是“领导力”(Leadership)?
不少家长对领导力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这是由“干部职位”“权力”以及领导的人数多少决定的一种才能。
事实上,头衔本身不足以说明领导力,而没有头衔也不等于不具备“领导力”。
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人们在和团队成员合作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洞察力、感染力,以及在困难面前展现出来的毅力、勇气和决心,才是对领导力最佳的诠释。
很多欧美名校(包括中学和大学)都非常重视申请者的领导力。例如哈佛大学最重视申请者的“自信心、热忱、幽默感、对他人的关心”等几个方面。耶鲁大学的官网直截了当地写道:
你不是一定要担任一个全国性的组织的主席才能给录取委员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委员会希望看到你花时间抓住有意义的机遇,并积极地影响你周围的人。你应对你投入时间做的事情,展现出深深的执着与真挚的热爱。追寻真心向往之事的无上愉悦而非连篇累牍陈列活动的简历,将会让你具备更强有力的资格。
家庭作为一个“团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孩子的领导力与团队合作力?
不妨把家庭的事务做为小项目,让孩子运营
跟着儿子去旅行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每个周末他都会推进项目的一个部分,最后形成了一个还算成型的方案。
1-目的地的选择
这个环节的核心“工作”,是召开一场家庭会议并进行头脑风暴。
2-家庭成员的分工
分工与合作是社会高效运转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家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可以用熟悉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分工进行了拆解:唐僧作为领导者,目标明确,负责方向与进度统筹;孙悟空神通广大,负责保护师父和师弟;沙僧兢兢业业,挑着行李埋头苦干;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幽默风趣,负责搞好气氛,协调师父与师兄师弟间的关系。
3-预算分析
这其实考验的是信息收集、对比研究、财商等思维分析能力。
4-签订旅行分工和责任书
之所以签订旅行分工和责任书,是为了营造仪式感,即最终形成一个表格,就像合约书一样,注明全家决定国庆假期去瑞士(见图6-1),每个人的分工是什么,必须履行什么义务,必须遵守什么规则。
上中学之前,放权给他一个机会,让他作为团队领导者策划和统筹一次家庭旅行吧。
领导力启蒙从“管理家庭团队”开始
家庭就是一个团队,生活中需要协作,而不是让某位家庭成员承包一切。一些家庭项目需要所有成员参与其中,既有“项目负责人”,每个人在项目里又有相对明确的定位和分工。这对孩子领导力的提升和好习惯的养成,都大有裨益。
摘抄自《世界是我们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