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格心理学》总结——简述个体、环境的相互影响和联系。
我喜欢书中这句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因为这句话简洁的肯定了本我的影响,又确定了后天无数的不确定影响,而得到不确定的必然结果,严谨不偏执反而给了无数可能,还否定了一些复杂的人格。
不论怎么说,人把思想想这么明白,心理研究透彻,还有文化不断严谨而细密的分散聚合发展。都是为了人类能生活的更加幸福。
那么影响人类到底是什么,我觉得简单分类是:第一个人类本身。第二个则是:环境。但如果这么简单说出来,绝对让人一脸懵逼。
就人类而谈,人百年寿命,成长缓慢而长久,接触学习的东西很多,不确定因素太多。如果用年龄来划分,那每个年龄段懂得的东西应该是一样多,遇到的事物也应该差不多。可人类数量太多,种族太多,不一定大多数都能达到划分的标准。
纠结人格,最重要的还是个体,那么个体应该划分,从个体产生生命那一刻起,还是有意识有记忆那刻起?
第一个阶段:
我把个体分为,1.无意识阶段(纯生命迹象)、2.潜意识阶段(无记忆,但已经有意识。)、3.有意识阶段(有记忆开始)。
无意识阶段受环境影响生命体和基因,潜意识阶段受生命体基因(遗传和生物基础)和环境影响(未知)但在持续发展中,个体并不知晓这一段时间的影响(适应外部时期)。有意识阶段受潜意识阶段和环境影响(潜意识已经适应后)。生命个体在三个不同时期,实际已经受环境影响产生了变化,在变化之中又受环境影响。
环境自一个个体生命产生就开始影响了,也可以说还未产生个体生命时,生命已经受环境影响了。父母的结合卵子与精子配对时就已经开始了。可我们并不知道。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在这个阶段的研究,本我和自我就发挥了作用了。
第二个阶段:
人的生活本质虽然不变,但每个个体不一样,接触的东西杂繁不一,多少不同,我觉得弗洛伊德把这个阶段定义为超我。但他对超我的作用,我不怎么赞同。他指出了超我与自我的矛盾,我赞同。但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却超出了他的观点。
我觉得这里,环境不能只说环境了,需要分为社会、生态、家庭、文化。这些东西却又要详细划分,小康生活都需要全面普及,才能说成是小康社会,那么在同一个社会,每一个就一定会有相同的社会环境吗,还是会有“掉队”的地方。
我又把个体代入这些划分的环境中,划分个体在其中受影响的阶段。1.社会环境:从出生开始——可以不收社会影响。2.生态环境:从有生命那刻——可以接受。3.家庭环境:从出生开始——独立自主。4.文化环境:新生儿期——能理解文化。
但个体成长要经过漫长的十几年有可能更长,不确定性又太多,而且不同年龄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这个时候又要把个体分为不同阶段代入分别代入环境之中,第一阶段:6-10岁的孩子,第二阶段:10-14,第三阶段:14-18。
把不同年龄段的个体代入可变性的环境之中,而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种环境接触可变性东西机会又逐渐变多,增长的参差不一。个体这个时候已经受这些东西影响,产生认知、行为、等一些定义的奇怪东西,形成自己的认识,产生自己的思想。
但这个时候个体还是受环境影响,但个体已经不是第一阶段的那种被动变化处境了,个体已经可以开始自我选择了,第一个阶段的个体(遗传,潜意识,有意识)会随着环境和年龄变化而变化,从另一个形成走向另一个形成从而达到受环境影响越来越小,或是个体和环境产生矛盾,停滞,倒退。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第三阶段:需要把环境再次细化,联系当时环境产物(教育、法制、社会、文化等……),并联系个体的当时形态(家庭、生物、认知、行为等……)。这个阶段是积累形成人格的重要时刻。
关于人格的心理治疗。首先要找出影响人格的原因,
个体:
1:遗传(无大异常)。2:生物(后期产生的身体因素)。3:本我(潜意识)。4:自我(第二阶段个体+第三阶段有问题的即时个体)5:超我(第三阶段综合的状态+第一和第二阶段混合状态。还并未形成稳定人格的形态)(5+出现的人格问题)
(1)+(2)+(3)+(4)+(5)=(5+)造成原因:全有问题
(1)+(2)/和+(5)=(5+)造成原因:个体生理造成心理(混乱状态)
(1)+(3)/和+(5)=(5+)造成原因:幼时潜意识里造成问题
(1)+(4)/和+(5)=(5+)造成原因:个体生理和潜意识原因
(5)=(5+)造成原因:在综合中混乱,找不到平衡。
(2)+(3)/和+(5)=(5+)造成原因:生理和潜意识
(3)+(4)/和+(5)=(5+)造成原因:潜意识和自我
(2)+(4)/和+(5)=(5+)造成原因生理和自我
(2)=(5+)造成原因:生理
(3)=(5+)造成原因:潜意识
(4)=(5+)造成原因:自我
遗传(无大异常)在个体其余没大问题的情况下,单独影响会随着阶段增长,影响变小,不会对形成人格产生问题,但不会消失。
(二)读《人格心理学》环境和人的理解
生命(无到有过程)——>生命(形成,<不代表完善>)——>生命(人体初步轮廓胚胎的产生)——>生命(意识产生)——>生命(生理基本完善,不代表不增长)。人的生理成长时间很长,遗传基因基本不会发生突变。
(1)生命(基因和生理)初步成长——>(2)人(开始生存在外部环境)——>(3)二段人(开始用意识对待环境)。这里的意识:认知、遗传、生理、学习、记忆。(潜意识)——>(4)三段人(选择如何生活)。
意识分为两类。1:有意识(刻意学习)。2:无意识/潜意识(模仿而无自我认识)这个时期最受环境影响,是产生(适应环境生存的人)的,意识的时刻,但没有记忆。也不是没有记忆,而是没有刻意记忆,记忆都转化成了行为成为惯性。环境:包括外在任何条件的影响(主要分为生态、文化、家庭、社会)
(3)——>(4)转化过程中主要影响。1:生理成长,2:所处环境。(人生理会在成长多样改变、环境也会随着时间变化)3:个体的意识(人的意识在不断改变)
生理认识:(1)性意识(无意识和能意识)、这里属于无意识参照弗洛伊德(2)身体各项器官缓慢的发育。(身高、骨骼……不同人成长速度又不一样)(3)性意识(能意识)
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家庭环境<——>生态环境。延圆形顺逆循环,无特定位置。
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有意识(环境形成的意识)——>个体意识。个体意识(无意识和有意识一起)因环境产生:本能、思考、认知、行为。行为、认知、本能、思考可以成为潜意识产物,它们也可以因为后天的成长变为现有意识的产物。本能不代表就是需要遏制不好的,而是吸取好的,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把本能归元。(生理会走向衰竭,那么本能也会。因为本能源自生命)
我觉得,想客观的研究究竟是什么具体产生心理,人格发育问题,并能实际证明的理论,这种学问好难做出来。像研究的人类左右脑部的分工不一样,思考和回忆眼珠位置的不同,感觉就像是区分两个分工不同的机器人,但机器人本质还是机器人,只不过是人的需要所以给了它们不同,把机器人比做人身体上某部分的机能,即使知道它们都是做什么的,但怎样生产,输出到哪去?原料去哪拿?都是不确定的,还是搞不清楚。
巴甫洛夫的狗的实验中,实验者用外部条件(环境)改变狗的意识(潜意识/有意识),使其生理机能展现出来,用外部东西代替能(环境)影响其生理的条件物,条件反射的是身体机能。却不能证明绝对与心理产生联系。最能客观表达的是环境能影响生理机能和影响意识(潜意识)。而人在后期处在变换中有其它变量条件,或许这个潜意识会留在人的脑中,形成有意识后的特定的行为。也只是人的不可选择部分造成的生理反应,有问题的是环境影响的条件反射造成的生理问题以心理问题投射出来,而生理能影响心理。却只适用于人的潜意识阶段和生理反应。由此可以得出同样环境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生理有反应,不代表意识(有意识和潜意识)就完全受生理完全联系在一起。用一种理论,完整不了心理学,用其它理论研究意识又无法实践,总得来说实验只能存在在潜意识范围内。
(三)读《人格心理学》关于智力与人格的理解
智力的产生,我认为是意识产生后对外界环境的接受程度,而后意识对其做一系列抉择。主观的内外倾向的人造成原因也是意识接受程度不同造成的。但后期内外倾向造成的原因又开始多元化。
智力的定义来源:我觉得是来自于,人格健全的人对融入环境的大多数人普遍认识,而认识是从人类的生活行为为标准的(即学习、语言、思维、行为、认知等)
智力的特征:智力并非从一出生就确定了,具有活动性。智力受环境影响。遗传基因占少数比例(健康的人)
探讨智力与人格的联系。我就觉得还是在探讨意识与人格的联系。只不过智力是意识的选择的产物分化了而已。想到这,我想起有些动物会把第一眼看到的动物当成自己的母亲,这是遗传还是意识的作用?那么母子之情实际是源自意识产生之后,那么情感实际上也是也是意识之后慢慢发展的。
智力的发展:潜意识阶段(无刻意记忆)——>意识(有记忆)——>个体意识(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生产力下的一员)——>独立意识(开始脱离固化意识衍生新的角度)。每个阶段当时个体会根据当时环境做出选择。
无论怎样,只有自己达到知行合一,行为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技能只能发挥一定作用,人不会全相信机器说的话,因为机器没有情感。有的只是早已预备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