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始学习《认知天性》,我看了第一章,抽空再了解下第二章,明早听李老师拆解。
一、学习是挑战天性的必修课
1.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变成长时记忆,遇到问题时才能调出来运用。
2.学习是一项可获得的技能,最有效的策略往往不是依靠直觉。
坚持不懈学习并记忆,会终身受益。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需要被唤醒。
3.人的天性懒惰,浅层次的不经深度思考的学习,不会变成长时记忆。
4.遇到问题,回想一下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就是检索式练习(元认知)。这样会强化记忆,并阻止遗忘。
5.遇到问题,先尝试自己解决。运用多感官学习效果更好。防止感官钝化、快乐来源单一。
6.好的学习=新知识与旧知识连接,没有连接知识就是散乱、无序的。
7.建构亲子沟通的心智模型,沟通三件事:家长的事、孩子的事、共同的事;共情、倾听、达成一致。
认真倾听,精准表达,学会共赢。
8.犯错误并改正错误,是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
9.重复阅读无法增进学习效果;知识多不等于学习能力强;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说)
10.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主动检索~考试,可以强化记忆。
二、案例
妈妈说:女儿开学高一,想请李老师指导一下怎么选科,方便现在有针对性学习?女儿和李老师连麦沟通。
李老师问孩子,优势科目和感兴趣的科目是哪些?女儿一一作答。
李老师说: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怎么适应高中生活,找出自己真正的热爱再做决定。高中学习和初中不同,需要更多的理解。文科理科没啥区别,学习一通百通。学会学习、找到自己的学习模式,找到自信最重要。
过去补课很多,通过别人启发来学习,高中要学会自主学习,在理解基础上学习,不再依赖别人而是自己搞定学习。
李老师引导孩子做了积极自我对话,做完后孩子说感觉眼前挺光明的,学习是挺轻松的事,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随后李老师请母女俩面对面站立,互相看着对方,让妈妈说说感受。妈妈说:感觉孩子不是很开心。
女儿不自觉后退了一步,被李老师敏锐捕捉到了。李老师说:现在妈妈要后退一步,给孩子太多压力了。过去做了太多操控和安排,现在往后退一点,让孩子释放活力,多一些放手,让孩子绽放。
李老师分别引导母女俩向对方说了心里话,然后母女手拉手、紧紧拥抱在一起。询问母女俩的感受如何,女儿说:都是掏心窝子的话,都说开了,以前感觉是上级安排下级,现在感觉可以平等对话了;妈妈说感觉从心里会爱女儿了,以前操控太多。
这个案例让直播间很多人感动,我也是一边看一边流泪,太感人了。
今早直播我录了音,写这篇总结复听时,再一次感动的流泪,录音里都有我鼻子抽动的声音。
我觉得李老师这个案例特别成功,为母女俩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帮助和支持,相信孩子一定会带着一份轻松自信、积极阳光的心态开始高中生活。
女儿在开始时给我的感觉多少是有点压抑紧张的,还有点怯怯的放不开,后来就好多了,脸上有了一点笑容。母女俩在李老师指导下心与心相通了,爱的暖流在心中涌动流淌,没有隔阂,平等交流,最温情的告白,谁看了都会被她们感动的。
“知识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主动走近知识,把知识邀请到家里来”,李老师这几句话太让人喜欢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