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54-澶渊之盟

第54集:澶渊之盟

651-农历十月的遂城,已分外寒冷,守城的戍卒一早登上城楼眺望时,满山遍野都是辽军,戍卒急急忙忙向守城将领报告。幸运的是,遂州的守将是保州缘边都巡检使杨延昭,人称杨六郎。杨延昭面临三种弱势,遂城狭小,武备又弱,还有大军压境,人心惶惶,加之此时天寒地冻,这势必影响军队的战斗力。眼看城池就要被攻破,在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守城将领杨延昭急中生智,将全城的壮年男子都召集起来,并让他们准备运水工具。时值滴水成冰的严冬季节,杨延昭命令守城将士和百姓往城墙上浇水,军民忙碌了一个晚上,城墙上结成厚厚的冰甲。第二天,辽军照例前来攻城,发现遂城已然变成一座通体透明的冰城,在白日下熠熠发光,这一仗辽军损失惨重,举国大军竟然拿不下一座小小的遂城,遂城仿佛是铜墙铁壁,成为货真价实的铁遂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冰冻遂城。遂城之战只是辽宋数百场战役中的一场,辽宋之间的战争要一直持续到双方结盟为止。

652-辽宋之间为什么会爆发如此之多的战争呢,位于今北京市和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地区的幽云十六州,本为中原王朝的固有领土。但在五代十国的政治乱局下,后晋高祖石敬瑭,为得到契丹支持,夺取帝位,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此契丹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后,契丹据有燕山山脉,控扼长城关隘,中原王朝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防线,华北平原无险可守,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骑兵的铁蹄下,对于契丹来说,幽云十六州同样重要。

653-中原王朝与辽朝都认为自己是该地区的合法拥有者,因此,无论是后周,北宋与辽的战争都在所难免。后周世宗在位时期,大举北伐,一举收复了瀛洲,莫州、宁州,以及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等关南之地,周世宗对关南地区的收复为辽宋之间的争夺埋下了伏笔。宋太祖对辽采取防御性的牵制策略,来则掩杀,去则勿追,避免与辽发生大规模的直接交锋。不过宋太祖并未放弃最终收复幽云地区的目标,他设置封桩库,将收缴各割据势力所藏的金帛存放于此,积蓄金帛,从赎买到北伐两方面做准备。

宋太宗继承了太祖的遗志,分别进行了两次北伐,但是这两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太平兴国四年的高粱河之战,打得异常惨烈,宋太宗更是狼狈不堪,只身逃往涿州得以幸免。雍熙三年,宋太宗欲一雪高粱河之辱,再次派三路大军北伐,同样大败而归。老将杨令公陷入了辽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全军覆没,自己也中箭被俘。在辽营中,杨业坚贞不屈,绝食三日,精忠殉国,昔日的无敌将军,无奈陨落于辽营。

宋史《杨业传》等史书记载,杨业有七个儿子,但是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杨延玉,在雍熙北伐的过程当中,随杨业战死于陈家谷口,另一个呢就是非常有名的杨延昭,杨业在攻打瀛洲、朔州的时候,杨延昭都是先锋,在乱箭射穿手臂的情况下,他仍然奋战不止。

杨家将的英雄事迹,一直感召着后人,距离开封城南10公里的朱仙镇,是宋朝四大名着之一,也是中国木版年画的发源地之一。朱仙镇木板年画都以历史名将为主,关于杨家将的内容也是木板年画的主要题材。透过色彩浓重的朴实线条,我们似乎还可以看到,昔日战场的刀光剑影。杨六郎,实际上在家中排行老大,他智勇善战,率领官兵先后击退了辽军上百次进攻,令辽军闻风丧胆,辽人认定杨延昭乃天上六郎星宿下凡,所以称之为杨六郎。然而,杨家将虽然勇猛,却无法改变战争的大局,两次北伐的失利,使北宋统治集团放弃了积极主动的国防战略,开始实施全面的防御部署。

654-在遥远的北方草原,契丹民族在辽圣宗和他的母后萧太后的治理下,走向鼎盛,于北宋转攻为守相对应的辽朝一方,却开始转守为攻。辽人不能坐视宋人在边境囤结大军,虎视幽云,辽朝开始采取进攻的策略。幽云十六州为石敬瑭所出卖,固然是中原人的耻辱,然而,对于契丹人来说,已经划为自己版图几十年的关南之地,被北周世宗所夺走,也未尝不是一种耻辱。发生于999年的遂城之战,仅仅是辽国大举南侵的序曲。由于辽宋之间的边界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试探性的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两国之间酝酿着更大的暴风雨。

655-1004年,宋辽之间的矛盾冲突全面爆发,这年九月,辽圣宗耶律隆绪和其母萧太后亲率大军,举国南侵,揭开了澶渊决战的序幕。辽国统军元帅乃顺国王萧挞凜,曾在朔州生擒了宋将杨令公,战功赫赫,成为南侵的灵魂人物。这年九月,因为战争的无休无止,显得特别漫长,辽军兵分两路长驱直入。西路军五万人,目标是北宋的岢岚军,润9月28日,岢岚军会合并州、代州援兵,出战辽军,大败辽西路军。东路20余万辽兵在闰9月15日,大破唐河北岸的宋军,22日,契丹皇帝耶律隆绪同其母萧太后与主帅萧挞凜合攻定州。此后,辽军兵分三路,一路向高阳关,祈州和武强一带运动,一路往东南方,骚扰德州、棣州、滨州,以此两路牵制关南的外围,一路全力攻取关南战略要地-瀛洲。

辽军在瀛洲遭遇到了宋军的顽强抵抗,甚至连僧尼也参与了保卫战,这就是著名的瀛洲攻防战。辽军日夜攻城,击鼓吹号之声传遍四野,火把将暗夜照得犹如白昼,萧太后和辽圣宗更是亲自上阵,擂鼓助威,指挥军队奋勇攻城。战后,宋人缴获的铠甲、兵失、竿牌等物件达上百万件,进攻关南的辽军死者三万余人,无功而返。

瀛洲攻守战的胜利,并不足以解除北宋王朝的危险,当萧太后和辽圣宗进攻瀛洲时,萧挞凜转战外围,于十四日攻破祈州,一直南下,此举让宋廷震惊。兵锋屡挫的辽军,竟然不退反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全军深入,将要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澶州是北宋都城的门户,也是北宋抵御契丹的最后防线,辽宋之间的决战将在澶州进行。

烽火一夕九传,辽军大举入侵的消息不久就传到了宋真宗的耳中,朝廷上下震骇,真宗急忙召集群臣商量对策,可是殿前会议上出现了主战与主和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相持不下。主和派以王钦若和陈尧叟为代表,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一听说契丹南侵,立即密请真宗迁都金陵,而同知枢密院事陈尧叟是蜀人,则密请真宗迁都成都。面临着大敌当前的生死关头,到底是放弃还是坚守呢,迁都就意味着放弃广阔的中原,中国将重新出现南北割据的局面,这是宋真宗所不愿意看到的。他将目光投向了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寇准,寇准认为现在皇帝神武,将臣和谐,如果陛下能御驾亲征,敌军自当引退。如果抛弃宗庙,远徙江南和蜀地,必将导致民心崩溃,大宋的天下也无法保全。

寇准的话,让宋真宗热血沸腾,他想起而来太祖设立封桩库的北伐愿望,想起了高粱河之辱,想起而来边疆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宋真宗终于坚定了御驾亲征的决心。北宋王朝将澶州作为抗辽的最后一道防线,皇帝将要亲自赶到战场的最前沿。就在宋真宗决定亲赴澶州督战时,却收到了来自前线的议和信,这封信来自辽军大营,传达的是契丹最高层萧太后的意图,但是,信件却不是出自萧太后之手,二十出自于一个叫王继忠的人。

这封信不是出自萧太后之手,却是出自北宋降将王继忠之手,是否代表萧太后的真实意愿呢,如果信件只是辽方的缓兵之计,北宋将会错失大好战机。澶州毗邻黄河,随着战事的持续,一旦黄河结冰,天堑将变为通途,辽军铁骑可以从冰上越过,长驱直入,直逼京城。一封信将会颠覆整个王朝,就连宋真宗也认为,辽军如此凶悍,结盟之说恐怕难以置信。面临着关乎存亡兴败的严峻局势,北宋王朝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做好战争,另一方面考虑到黎民百姓的实际需求,北宋也需要和平。于是,真宗给辽方回信道,朕自从登上大位,爱养黎民,岂欲穷兵黩武,常思息战安民,如辽方却有议和诚意,自当遣使谈判。

656-辽宋之间的战争似乎拨云见日,十月,宋朝派出和谈使节曹利用出使辽朝,辽朝在议和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南侵的步伐。曹利用抵达天雄军时,正是辽军大举攻城之时,因为怀疑契丹议和的诚意,被守军主帅所阻。一旦辽以议和为诱饵,争取时间,完成对澶州的军事部署,将对宋朝形成致命的打击。澶州以黄河为界,分南、北两城,史称南城北寨,中间以49只浮桥相连。澶州为大河津要,向有北门锁钥,河朔保障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辽与北宋又要在澶州兵戎相见,无论是战是和,澶州都将在中国历史上浓重的一笔。

宋真宗从开封派出的和谈使节曹利用出使辽营进行和谈,这并不是一个消极等待的举措,因为宋真宗决定要御驾亲征,此时的宋真宗已经做好了战争和谈判两手准备。真宗亲政之时,以参知政事王旦为东京留守,王旦深知战局凶险,前途未卜,御驾离京前,特地将宰相寇准叫到真宗面前问道:如果十天之内接不到捷报,该如何处理;真宗沉默良久,说道,立皇太子。这实际上是安排了后事,表明北宋君臣将士要与辽决一死战的决心。

657-十一月二十日,宋真宗御驾亲征,各路兵马集结,车架从京师滚滚出发,此时,20万辽军兵临澶州城下,澶州攻防战将直接关系到宋朝的生死存亡。就在决战一触即发之时,一个关乎整个战局的事件在澶州城下突然发生了。三天前,辽军主帅萧挞凛带领亲兵巡视地形,在遥远的澶州城楼,正有一张床子弩对着他虎视眈眈,那天正好威虎军头张瑰当值,张瑰率领手下开动了澶州城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床子弩。张瑰不知道,他瞄准的人物竟然是了辽军主帅萧挞凜,更不知道这次斩首行动将会扭转辽宋之间的战局。

张瑰看见远处山头上人马杂沓,令手下偷偷搬动床子弩,对准辽军为首之人,接着用大锤砸下机关,强弩旋即射出,强弩正中萧挞凜额头,当晚萧挞凜死于军中。第二天运载萧挞凜灵柩的车子达到,萧太后悲痛欲绝,罢朝五日。萧挞凜是南征辽军的主将,曾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死无疑给辽军带来沉重的打击。

在萧挞凜死后的第三天,宋真宗的大军到达澶州城下,澶州北城地域狭小,又贴近前线,前线守将请求真宗车架止于南城,相对要安全一些,真宗见澶州北城外狼烟滚滚,也有点疑惧忐忑。此时澶州北城的宋军正遭受辽军猛烈进攻,将士们亟待提升士气,他们翘首期盼皇帝能亲临前线。公元1004,年11月26日,在寇准等人的坚持下,宋真宗御驾亲临澶州北城,并登临守城第一线,作为国家的统帅站在了大军面前,对于宋真宗而言,他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对于宋朝而言却迈出了一大步。他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战争的形势,在北城门楼,随从们为宋真宗张起黄龙旗,远远近近的宋军,一见皇上的黄罗伞盖,都踊跃高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勇气百倍。真宗登上城楼检阅诸军,极大地鼓舞了宋军士气,也让宋辽议和最终成为可能。萧挞凜一死,辽已经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宋真宗登临澶州北城,更是让辽骑虎难下。

然而此时,宋朝谈判特使曹利用却杳无踪迹,萧太后苦等宋朝使节不来,加之辽军在战场上多处失利,时局朝着有利于宋朝的方向发展。萧太后于是让王继忠再次修书一封,传达辽国议和的诚意。萧太后敦促曹利用尽早来辽营和谈,但苦苦等待,却依然没有音信。原来,当时战争仍在继续,辽军攻势未减,天雄军主帅王钦若仍担心其中有诈,不肯派遣曹利用出使,萧太后和辽圣宗不得已,只好命令王继忠第三次修书,要宋朝从澶州另外派遣使者火速前来议和。频频来自辽方的热线消息,终于让北宋朝廷摸清了对手急于议和的底牌,真宗一方面下诏给天雄军主帅王钦若,要他敦促曹利用北上和谈,另一方面以手诏交付王继忠,表示宋朝愿意和谈。

辽方苦苦等待的宋朝议和特使曹利用,终于出现在辽营中,辽国母萧太后一见曹利用大喜,萧太后仍然坚持要索还关南之地。关南之地是宋朝抗击辽朝的最前线,一旦舍弃,华北将无险可守,因此遭到而来曹利用的严词拒绝,和谈陷入了僵局。辽朝君臣意识到,战争再拖延下去,必定对自己不利,宋军士气高涨,各方援军即将赶到。但是此次举国南侵,若未得到一点好处就退兵,是在说不过去。12月1日,辽朝派遣韩企持国书与曹利用来到宋军大营继续和谈,当时的形势对宋朝有利,主战派寇准不同意议和,故意提出了辽方难以接受的议和条件。一是让辽国称臣,二是收回五代时期被辽朝占领的幽云十六州,前线守将杨延昭也上书,认为辽国兵临澶州,距离北境千里,人马疲乏,只要各路大军把守要道,就可以歼灭辽军。对于寇准和杨延昭的军事策略,真宗没有采纳,而是再次派遣曹利用至辽营议和。临别时告诉曹利用,辽方的要求尽量满足,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使岁送银、绢百万也行,寇准听说后,偷偷将曹利用召来,说道,虽有圣旨,但是你答应辽方不得超过三十万,如果超过三十万,我就将你斩首。

曹利用至辽营,果然按照寇准的意见行事,辽朝上下见大宋使者态度坚决,索地无望,而目前和谈条件,也对辽方有利,终于答应结盟,这次议和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誓书规定,第一,确定北宋和辽朝的外交关系,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年齿论;第二,划定北宋与辽朝的边界,辽方承认关南之地属于北宋,辽宋边界恢复站前事实占领状态,双方宣誓,各守疆土,互相惩罚犯罪,互相保护农耕,互不增设军事设施;第三,北宋每年向辽朝赠送岁币,名为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第四,双方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658-公元1004年,澶州城下的一纸盟约,戏剧般的化解了宋辽两国之间,几十年的恩恩怨怨,化干戈为玉帛,开启了上百年的和平局面,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上天垂助顺,回葵跃龙骧。宋真宗订立澶渊之盟后,在班师回京之前,赋诗言志,镌刻于石,号称回鸾碑。回銮碑见证北宋抗击辽朝,订立澶渊之盟的历史见证。如今的濮阳老城,依然保留着昔日的街区和布局,而中心去矗立的四角牌楼上,赫然写着的大字,诉说着这座古城的地位和历史,澶渊之盟所形成的以兄弟相称、平等相处的长久和好关系,在中国古代边疆政权与中原王朝,边疆民族与中原民族关系史上是罕见的。

现在的人们很难将北京房山云居寺,与黄河岸边的澶州城联系起来,云居寺曾是辽朝的实际控制区,在云居寺里收藏着大量的石刻佛经。澶渊之盟后,辽朝文教昌兴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将为战争中断了的云居寺石经重加刊刻,辽圣宗续修石经,实际上得益于澶渊之盟后的偃武修文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因为宋辽两国的交往频繁,辽朝的天祐皇帝甚至在开泰寺所铸的银佛上,写下了这样几个字,愿后世生中国。辽朝加快了借鉴宋朝制度,吸收汉族文明的步伐,辽朝文化开始出现于大宋文化趋同的现象。

巴林左旗博物馆藏有大量辽宋时的文物,其中部分文物见证了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的和平交往,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岁月的流逝无法遮蔽宋辽双方互通有无的商贸往来。

659-在现代人看来,澶渊之盟是在战争中签订的城下之盟,誓书中规定,宋纳辽岁币三十万,对宋朝来说,无异于是一个不平等条约。然而当时的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宋辽约定为兄弟之国,地位平等,没有屈辱性的名分。所以岁送三十万银绢,既不是藩属国的朝贡,更也不是战败国的赔款,对于庞大的战争经费而言,三十万不过是九牛一毛,还不及开战所用军费的百分之一。

澶渊之盟后,北宋的茶、瓷器、漆器等商品源源不断的输入辽方,辽朝的盐、玉器也大批出现于大宋的集市上。从此,边疆人民放下干戈,捨起锄头,躬耕于陇亩,辽宋之间的大道上,使者络绎不绝。澶渊之盟换来了宋辽100多年的和平,但是,澶渊之盟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澶渊之盟的订立,使宋朝君臣从此羞言武备,奢谈太平,以屈己讲和为最高目的,在与金国议和时,甚至不惜丧失国格与民族尊严,这是后人必须警惕的。古人云,能战方能言和,战争与和平,总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寇准的力排众议,如果没有真宗的御驾亲征,如果没有将士们的浴血沙场,和平不可能那么快就到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历史事实证明,既不穷兵黩武,又注重加强国防,增强国力,这才是强国卫邦之道,澶渊之盟后,杨延昭又驻守边疆近十年,维护着边境的安全与和平,最后马革裹尸,从此杨家将的历史与传说交相辉映,在不断地丰富和演绎中,原本只是浴血沙场的铁血男儿,又融入了不让须眉的杨门女将。历史创造了英雄,后人又用传说来缅怀英雄那段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076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58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732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9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9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98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01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48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97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14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8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53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5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80评论 2 3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9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