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诗经密码》作者:刘蟾
从现在开始,我们来讲十五国风之《郑风》。《郑风》收录的都是郑国地区的诗歌作品。郑国那是西周末年被分封、东周初年逐渐兴起的周朝同姓宗族国。
郑国最初的封地在镐京以西,即今天的陕西华阴、凤翔一带。郑国的第一任君主是郑桓公,是西周亡国君主周幽王的叔父,担任周王室的大司徒。
大家还记得“桓公寄孥”的故事吧?郑桓公利用手中的职权,向中原大地,河南的虢国、郐国借了十座城邑,并举国搬(东)迁。他东迁之后的领土大约就在今天的河南北半省的中部,在郑州荣阳、登封、新郑一带,所以《郑风》也就是这一代的诗歌。
郑国在经过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这父子三代的经营后一跃而成为东周初年最强盛的国家,想必大家对这父子三个的印象还都比较深刻,尤其是郑庄公,在他执政的时,在郑国的扩张过程中严重践踏了周礼制度,甚至还明目张胆地打败了当时的周天子,这些事情我们都说过不止一遍了。
《郑风》则记录了许多当时的历史。所以孔子非常不喜欢,他在《论语·阳货》中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就是借用紫色夺朱红色来比喻郑国从行动上乱了周礼的制度。
春秋小霸王郑庄公治国厉害,同时生育能力也很厉害,他生了一堆骁勇善战的儿子。据记载,郑庄公一生一共有11个儿子,其中四个儿子,公子忽、公子突、公子亹(wěi)、公子仪(又名婴),后来都做过郑国的国君。
虽然说,孩子多了是一件好事,但对于皇族来说儿子太多了,也是祸起萧墙的根源啊。涉及到权利,郑庄公这些儿子不可能团结啊,他们对国君之位的争夺,最终导致了郑国的衰落。因为等他们的争夺大戏结束后,郑国已经错失了春秋争霸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齐桓公已经成了春秋霸主了。
后来晋国、楚国、秦国等相继称霸,郑国则全然没有了发展的空间和余地,始终这几个霸主国家的夹缝中苟且生存,一步一步丧失主权和土地。到了战国中期,郑国就被韩国给灭国了。
《诗经》中涉及这一段历史的诗作,主要有《郑风·有女同车》《郑风·山有扶苏》,《郑风·箨(tuò)兮》《郑风·狡童》和《郑风·出其东门》等等。
《诗经·郑风》共收录了21首作品,在十五国风中数量第一,其中有一部分诗歌已经在前边的《王风》中讲述过。
下节我们将从口吐“齐大非偶”的公子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