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增长的暑假班背后的思考
暑假到了,各种的培训班铺天盖地,五花八门。热闹的背后总有它的道理——存在即合理。今天,我们就梳理一下暑假班为何能在短时间里如此快速,蓬勃发展。
一,家长的焦虑
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深深地影响了无数的家长。于是乎,早期的启蒙教育,特长班,才艺班,语数英功课的补习,不管用不用的上,不管孩子是都接受,只要是感觉有用的,一股脑的就报了。我有一同学,给孩子报了八个班,每天的时间都是安排的无缝衔接。结果,孩子很抗拒,自己搞的也是身心疲惫。最终的结果也不尽人意。
有的家长,确实是忙,对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所以,想把孩子送到一些培训机构,一来孩子的时间有安排了,二来多少可以多少学点东西。这是一部分家长的心态。
另外,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对培训机构的功能也有过高的期盼,仿佛,把孩子送过去,孩子的才艺,功课都可以突飞猛进,快速成长。这也是一部分家长的心态。
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有时,我会在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才算自己认为的成功?!
近代大思想家梁启超先生九十五年前在苏州学生联合会上的讲演《为学与做人》。在讲演中,梁启超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通过知育、情育、意育,教人做到不惑、不忧、不惧。他鼓励青年,用意志战胜望,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现代的教育,也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缺一不可。学校的授业解惑,家庭的爱和习惯,社会的融合和磨练,三者犹如凳子的三条腿,任一方的缺失都会导致凳子的歪斜。
所以,作为家长,不能把培养孩子的希望都寄托到各种培训班。家庭的教育和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一个知识面宽,人格健全,性格开朗,有自己爱好的孩子。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早早的带孩子认识社会,接触社会,对他们后期成长,会有好处。有语云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就是这个道理。
二,暑假班背后的利益
暑假班是良莠不齐,鱼目混珠者大有人在。一窝蜂而上就是看到行业背后的利益。几间房子,几张桌子,房间简单的规整,找几名老师,一个培训班就成立了。没有专业的团队,没有先进教学理念,没有长期规划,这样的培训班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不排除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有固定的师资力量,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就是想在特定的时间里,给孩子一些专业的知识或能力的培训。纵观现在的暑假培训班,能达到这种水平的少之又少。
出现这种情况,还有监管机构监管的缺失。教育部门也是三令五申,不允许出现三无的培训机构,但对市场似乎影响不大。
投入不大,市场又缺乏有限的监管,每位学生的收费并不低,家长们的无限热情,这就促成了这几年培训机构快速而无序的发展。
这就是目前暑假培训班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