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在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养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而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只有用好各类优秀人才,才能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培育“领头羊”,增强乡村振兴凝聚力。村党组织作为村务治理的“领头羊”,对于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改进创造力,驻村干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驻村干部要驻进群众“心窝里”,不仅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还要把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当作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要善做业务精通的“问不倒”干部,以技不压身的本领自觉对理论思想、“三农”政策“事事通”,更要对村情家底“门门清”,对本村土地人口、产业收入、思路规划做到脱口而出。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决心和坚持善为泽润后世的无誉之功,当好乡村振兴战场“排头兵”。
组建“智囊团”,提升乡村振兴发展力。专家人才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智囊团”,要充分发挥专家人才“上端”连派出单位、资金技术资源,“下端”接乡村产业、群众需求的“双端”优势,从科技、教育、卫生健康、农牧、文旅、环保、水利、林草等领域选派专家组建服务团,融入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发挥领军作用,深入一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高效服务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就地取才”新模式,激活“土专家”“田秀才”“新乡贤”的经验优势,培育种田大户、农场经营者、致富带头人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引导成立乡村振兴互助组,针对农民生产所需,缺什么补什么,开展“多帮一”结对帮扶,手把手、面对面培训农民、服务生产,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和服务。
构建“产业链”,注入乡村振兴原动力。人才兴产业,产业聚人才。要以产业“留心”,“有恒产者有恒心”,引导扶持回乡创业人才把构思落地、把小产业做大、把大产业做强,真正把乡村作为干事创业的一方热土。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撬动产业链条衍生,通过产业链带动人才链,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版”。以企业为载体,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优势,采取手把手教技术的方式,帮助群众熟练掌种植养殖技术,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