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我们的源泉,承载着我们太多太多的回忆。
或许属兔的我,天生就是个奔波命,从1999年小学毕业开始,踏上了一条奔波的路,这一奔波就是18年,从未停歇。
1999年小学毕业,父亲没有让我继续在乡镇上初中,拖关系把我送到县城中学上学,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18年的奔波,那个时候初中是一周放假1天,也就是说我回家的频率是一周1次。然后上了高中,一个月放假2天,我的回家频率是一个月1次。之后在青岛上了大学,一年寒暑假回来,国庆节回家,一年回家的频率3次。然后开始工作,一年就也就是2次甚至1次。到现在结婚有了孩子,一年清明,爷爷生日,中间5.1或者国庆回来一次,一年也就是回来4次。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自己角色的转变,对故乡的感情不仅没有因为时间被冲淡,相反它像一坛美酒,存的越久越觉得亲近。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几年看着家乡一步步的变好,一步步的城镇化,以前一个镇上距离很远的亲朋好友,都集中在镇上的几个小区,经常周边的酒店爆满,人们的亲情一步步被距离的拉进越来越亲。镇上也修建了一个大的广场,老人们一起看戏唱戏,妇女们一起跳跳广场舞,男人们一起散散步走路锻炼身体,学生们打打篮球,乒乓球,孩子们滑旱冰……一派欣欣向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家乡也被选为特色小镇,在政策的指引下飞速发展,镇上也多了一些字画的店,大家在享受经济带来的利好的同时,也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同时也有了几家大型超市购物中心,有了KTV,电影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随着家乡越变越好,心里高兴的同时,也心里也有了一些亏欠,似乎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漂泊,没有为家乡的建设做到贡献。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的成长,继续的积蓄能量,早日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你有多久没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