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周的共读,我们读完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今天来总结一下。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观点是颠覆性的,与我们以往的认知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些实用的观点,不但把我们从生活的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还给我们以幸福和快乐生活的勇气。
从图库选择图片
以往,受弗洛伊德“原因论”的影响,我们认为今天的所有遭遇和不幸,都是由以前的经历造成的,我们的际遇、性格、认知等,也都能从过去找到答案。
往事不可逆转,所以人生就多了些宿命的无奈:每个人都想要幸福,却似乎早已没有了幸福的能力。
比如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有很严重的社交恐惧症。不愿与人交往,缺乏与人自如交流的能力,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只是呆在自己的空间里,读书、写作、做家务,一星期都不会踏出房门半步。
我一直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之前的家庭变故所致,所以便安然接受来自朋友和家人的体谅与呵护。
但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令我突然领悟:
不愿出门,并不是因为曾经受过什么挫折和打击,只是因为自己想躲避工作和交友的压力与繁杂。
往事,不过是被我拿来当作了借口。
阿德勒明确否定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过去的事,一定会给我们造成一些影响,但经历本身并不能决定什么。给那些经历所赋予的意义,直接决定了我们如何生活。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谴责原生家庭的伤害、伤怀挫折与打击,不仅与事无补,还会令我们陷入“决定论”的泥沼:现在及未来,早已由过去决定,我们根本无力改变。
事实上,抱怨现状,却又不愿意改变,只是我们自己不愿改变。因为与面对变化可能会带来的不安相比,保持现状会更加轻松和安心。
我们本来就有幸福的能力,需要的是认清事实和追求幸福的勇气。
从图库选择图片
从图库选择图片
这本书给我们的第二个颠覆性观点是,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
哲人说,一个个体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这世间,没有人可以脱离人群独自生存。因为要在人群中生存,所以便有了比较与竞争,也就有了压力和烦恼。我们的烦恼就在于无法离开人群,却又不知道如何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人。
阿德勒主张把我们人生分为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并提出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以及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解决这一烦恼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进行“课题分离”。
先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分离开。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由此,我们便无需背负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同时别人也不需要为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活。
孩子不想写作业,是他自己的课题,未来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是他以后要面对的问题。所以身为父母,只需要适当引导与鼓励,而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他,粗暴地进行干涉;
喜欢一件事,就马上去做,同时准备好承担后果。至于别人如何评价,那就是别人的课题,与我们无关也无需过多考虑;
我们选择去信赖一个人,那就完全的相信,至于对方如何看待这份信任,则是别人的课题;无条件的信赖才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想要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还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过于亲密就会无法正常对话。但课题分离也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从图库选择图片
带给我们无穷烦恼的人际关系,其实也是我们幸福的源头。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把他人看做伙伴,并从中找到自己位置的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即“我”不但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又是共同体中的一分子。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它的关键词便是“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自我,而为他人效劳,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无论我们到社会上去工作,还是在家里照顾家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并体会我对别人有用,从而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
作为公司员工,我们需要考虑自己能为公司做些什么,而不是别人能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我们可以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甘愿为之作出贡献,便能收获和谐的工作关系。
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要多考虑自己能为家人做些什么,而不要总在想家人哪方面做的不够,找准自己在家庭里的位置,为家庭的合谐而不懈努力,才能拥有温馨幸福的家庭。
百晓生说,世界变得得复杂,是因为你变得复杂。你简单了,世界就变得简单。
世界原本很简单,获得幸福也没有那么难。
当我们清楚,自己所作的一切选择,都遵从了自己的本心,不讨好也不怕被人讨厌;当我们
学会进行课题分离;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许他人来干涉我们;当我们明白,对他人有用,
为他人考虑,才能拥有更多——就会拥有追求和获得幸福的勇气。
从图库选择图片
往日已逝,未来还没来,我们的幸福就在此时此刻,就在自己的手中。
愿你我都能认真地过好每一个此时此刻,最终获得幸福和快乐。
作者:格格巫,一个简单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