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卡片笔记法的认识
卡片笔记实际上是一个立体的系统,沉淀在底的文献和浮在其上的个人思想,而个人思想又汇聚到一起展示了某一主题的较为完整的讨论。
想象一下的话,大约像是无数恒星汇聚,最终一眼望去呈现成为星座的样子,星星是记载个人思想的永久笔记,主题是星座,进一步的加工是对这些笔记的归拢从而创造出一个形象甚至传说,而文献笔记则是让星星得以诞生的已存在物质。
所以在对卡片的管理中,这些联系都比较重要,一是想法与文献的联系,二是想法与想法的联系。
问题意识是推动探索的动力,有一些心中已有的答案,则是对问题的某部分回应,因为完全解答一个问题,或者解答好一个问题,需要许许多多的论点和论据,并且以一定的架构组织起来。
学术写作与卡片笔记法
正规格式的学术写作,对于问题和答案都有规范的要求。
首先,文献笔记是需要被展示的,且有单独的位置,但是对文献笔记的组织则来自已有想法的串联;
其次,对文献笔记的评价也是需要单独被展示的,且要引入对已有成果不足之处的做何补充的介绍。
然后,推介出自己构建的主题论述,这里面包括了逻辑上和现实上的论据。这些论据都来自基础材料,其中逻辑论据来自可借用的理论。显示论据来自已有的数据。
对数据的处理有部分是自己的复杂加工,也有部分是直接来自文献笔记--处理方法。
最后,引言就是对自己的推动力的总结。而结论与摘要都是对主体部分的缩写。
标签的使用
所以,在针对学术写作的笔记管理中,文献笔记分门别类非常重要,也许主题之间会有交叉的联系,不必刻板的依据他们,但是理论方法与实证方法乃至基础数据清洗和加工,都有着绝对的壁垒。而理论与实证之间的关联,可能经常是仅限于某个项目内部的。
对问题的理解和个人的思维模式也决定了笔记标签的建立,同样是价值链或者生产网络,有的人是关注这种体系本身,有的人是关注这体系背后的机制。因此受否要将这一关键词设置为特定的标签,取决于这一关键词在研究中是否有关键作用。
标签应该怎么分层
而标签层级的设置,大约不宜过于垂直,本身卢曼法的理念就是通过扁平化的信息,产生复杂的网络联系,结合本人的思维模式自动浮现主题。所以提前按类别加标签,实际在削弱卡片笔记法的力量。当然过于细致的标签,又会变成大数据式的管理,回看卢曼的笔记,就会发现,他的分类实际是一个适中的概念。100个以内感觉都可以接受,且必须是自己的确较感兴趣的话题。在实际过程中必然只有少数话题捕获大部分注意力,从而在那个领域产生详尽的材料。若是兴趣没有大到追究前因后果,自然那个分类也会受冷落。
所以初始的分类或者标签实际是软性的。笔记积累到一定量级,数百条的时候,才能初见端倪。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新索引卡的形式,建立一个真正的topic或者project了。
所以原有标签太宽泛,会提升回顾的难度,也会增加层级标签的复杂度,过于复杂的标签会减损人的兴趣和动力。感觉控制在两三层就差不多。后期资料太丰富难以归类的时候,就通过索引卡片实现分层。
停顿一下再记录
遇到让人灵光一现或者挑战已有观念的文章,会迫不及待记下来,此时通常也是与已有思考相关的。
但是还是要停顿一下,一方面是多看一下上下文,将意思把握准确。另一方面通览全篇后,会有相应的一些小组织出现,比如有引用价值的前期文献,有必要保存的详细阐释,一些关键证据。这会让据此形成的笔记更丰富,甚至此时就先建立了一个小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