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让孩子听话

今天分享的课程叫做三分钟让孩子听话

首先要先明确一点,让孩子听话,并非事事听话时时听话,孩子需要有自己的主见,没有主见的孩子无法成才。现在最需要的人才是英才,而英才必须具备的2个特征就是: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可见,完全的听话并不是值得称颂的。孩子应该是一个体验式成长的过程,家长要少用指令性语言,多用启发性语言。过多的听话,孩子会产生依赖性,而家长的控制性会变强,在家长的控制欲不断变强的同时,孩子在长大,当有一天孩子长到大人控制不住时,就开始了叛逆,所以适合孩子的是放养,家长要适时的退出。

今天课程里讲的,是必须听话的一些情况:这些情况遵从三不原则,

1、不伤害自己:指的是孩子的安全,当他们做出危险动作的时候,要立刻制止;

2、不伤害别人:指的是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但是特别提出一点,课程中老师的观点,如果孩子和小朋友打架,在不是打的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不要去干涉,要让孩子在打架的过程中明白什么人是能打的过的,以后能打,什么是打不过的,以后不能打,让他知道自己的底线;

3、被别人伤害

那么对待孩子的方式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通常的方式:宠-吓-哄-逼

孩子刚出生到1岁多,我们是可以宠爱一点的,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是被动的吸收家长所交与的东西;当孩子2-3岁,到了自我意识成长的关键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家长用吓唬,比如跟他说再不睡觉大灰狼就把他抓走了;或者哄他,比如说告诉孩子不看电视就给他糖吃的方法教育孩子。这样的结果就是,吓他,当他慢慢长大了明白的事情多了,就吓唬不住了;而哄他和他谈条件,他长大点也会和你谈条件。这样造成第四个阶段,就是逼孩子做什么事情。因此,对应家长常做的四点,提出了4种适合家长的方式,即:

爱-选-引-止

1、爱:就是之前课中所提的爱而不宠

2、选:给孩子多做选择题。比如问孩子,是打你一顿,你哭累了去睡觉?还是现在去抱着娃娃睡觉?

3、引:引导、启发孩子做事情,帮助孩子培养兴趣

4、止:对于不可以的事情,就是直接制止,不需要谈条件

要注意孩子基本在幼儿园时期开始培养秩序感,帮助孩子建立规则,重视幼小衔接,有助于6岁的学校生活。教育孩子时,家长要有坚定而平和的心态。总体来说,孩子三岁时,家长逐步从控制转向引导;孩子6岁时,家长从引导转向在一边为孩子鼓掌。

最后,推荐一个三分钟的教育方法:

第一分钟:自我表达。告诉孩子自己对于他所做的这件事的感受,同时告诉他他这样做产生的后果;

第二分钟:表扬孩子曾经的有点,要实事求是;

第三分钟:设立目标。提出解决方法,告诉孩子以后怎么做。

比如孩子私自拿了小朋友的东西回家。第一分钟告诉孩子,自己知道他私自拿了别人的东西感到很难过,因为不经过别人的同意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视为偷。如果你再拿了贵重的东西,就会被警察叔叔抓走了,以后小朋友们也不喜欢你了等等;第二分钟,告诉孩子他之前的有点,比如大家说他爱劳动,经常帮助别人,所以妈妈还是相信他可以改正缺点,以后还能是个好宝宝;第三分钟,告诉孩子如果以后有别的小朋友的东西,自己很喜欢,能不能跟小朋友商量给自己玩一会儿?或者小朋友不答应,回来和妈妈说,妈妈帮助解决呢?

以上完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