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写完后,总觉得意犹未尽。一位经常和我互动的文友留评说真是人生如戏啊,我回复说现实人生要比戏中的故事更精彩。不,应该是更残酷更无奈,甚至于有些悲壮。
其实文中的两位男主女主在现实中都是有原型的,为了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完美,我有意地删除了某些情节。故事中的人物原型就生活在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是胶东大地上的一个古老乡村,村史可以追溯到明初。这个古老的村落曾出过很多热血男儿英雄好汉,当然也出过很多混账王八蛋。
在这片黑土地上世世代代耕耘的乡亲们,有着山东人朴实和吃苦耐劳的韧劲儿,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汗珠子掉地摔八瓣儿,换来了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很知足了。
过去那个年代,乡下很少有娱乐活动,公社的放映队偶尔下乡放一两场黑白电影,乡人会高兴得跟过节一样,要是县上的剧团能来村里唱上几天戏,那简直要比过年还热闹,十里八乡的乡亲都会赶来看戏。乡人脸上个个洋溢着或淳朴憨厚或狡黠滑稽的笑容。
台上演员们唱到悲伤动情之处,似乎都眼角带泪,而台下看戏的妇女们也都会跟着抹眼睛。儿时的我似懂非懂,只觉得这么热闹喜庆的场景,婶子大娘们咋还哭上了呢?
长大后才明白,她们是感同身受,用咱们写字的人话说叫产生了共鸣。
过去的老戏大多是大团圆的结局,基本遵循着“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这样一个套路。这也迎合了老百姓心中理想的状态,现实已经够苦了,在戏里找补一下精神上的安慰,也让自己渺茫的人生有了一个奔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痴情女子,哪有那么多状元可中?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锁柱们和招弟们,为了生活,甚至是为了吃一顿饱饭,他们只能放下高贵的身姿,为三斗米折腰。
这台下看戏的人中就有很多个锁柱,很多个招弟……
我在遐想中,看到台上演戏的锁柱和招弟走了下来,渐渐地和台下的锁柱们招弟们融合成一体……
台下的锁柱没读过书,不识字,说话还结巴,但唱得一口好戏,唱起戏来不但不结巴,而且还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他在戏班里结识了招弟,日久生情,后来东窗事发,两个男人打了起来,就发生了人命案。
台下的招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哥哥五岁,妹妹四岁。锁柱坐牢后,招弟就来到锁柱家伺候锁柱他娘,在这个老的老,小的小的特殊家庭里,招弟所承受的苦难可想而知。
几年后,锁柱他娘撒手西去,招弟也尽到了孝心,给婆婆养了老送了终。可两个孩子也都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怎么办?一个农村妇女要拉扯大两个孩子谈何容易!
招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嫁给了她娘家村的一个姓马的光棍儿,一起搭伙过日子。她经常趁光棍儿不在家的时间,往她娘家倒腾粮食还有其它东西,当然钱她也私自藏了不少。在一起过了几年,马光棍发现这个女人不对劲,身在曹营心在汉,胳膊肘往外拐,心不在他这里,就把她娘仨赶走了。
招弟人长得俊,不愁没人要。没过几天,媒人又上门把她说给了邻村另一个姓王的光棍儿,这家开了一个家庭油坊,忙的时候还要雇人干。这下招弟一来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不光往她娘家倒腾花生油,私房钱攒得也相当可观了,王光棍也挣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她去吧。
就这样,在马光棍和王光棍的接力帮助下,锁柱和招弟的两个孩子高中毕了业,又相继考上了大学。招弟也离开了王光棍家,又回到了锁柱家。因为锁柱再有一年就出来了,她的心里只装着锁柱。
考上大学的女儿不仅给锁柱写了信,还给劳改队有关领导写了信。监狱领导在得知这一特殊情况后,号召全体干警和犯人给锁柱的两个孩子捐款,资助他们兄妹上大学。
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已经结束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女人不太厚道呀!你说她自私自利也好,说她心机婊也罢。还是那句话: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