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这句话被人传颂了几千年,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泪点。然而为什么人间却在这种“十有八九不如意”的状况下还愈发发展的庞大起来?大家如意的事儿都甚少,难道人间不该越来越萧条吗?但事实恰恰相反,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不如意”中却迅速发展壮大的。
这就成了一种哲学。太如意,一切来的太容易,人总是自毁,这是人性的特点。试想一下,远古人食不果腹,想吃饱却总是不如意,这时候才逼的他们思考捕猎器具、捕猎效率、捕猎协作的等等问题。不如意往往很痛,但是能刺激人变的更强,刺激群体变的更强。如果肉都从树上长出来,如果所有兔子都主动撞上树桩,如果伸手就能够到数不尽的果子,那么人类或许也就不会有这么高智能、高协作的进化了。历史优秀的民族和个人,都是从不如意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因此不要畏惧它。古人也深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曾益其所不能”。也深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道理。
为什么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根子上来说,是因为资源有限。一个人一杯水,想怎么喝怎么喝。但三个人分一杯水,那么恐怕就有了不顺和矛盾,有人如意了,就有人不如意。人在争夺有限的资源,因此才会产生自己“不如意”的想法。所以说到底:“不如意”才是人间永恒的情绪。
它有时很痛,但是缺了它便会让人不经意间完蛋。“不如意”更像是人类群体中不可缺少的神经痛感。疼,证明活着,证明还有追求。在心理上首先不要畏惧它。人说:“人有两种悲剧,一种叫万念俱灰,一种叫踌躇满志(得意自满)”,可从来没有人说“人生悲剧是不如意”啊。
我曾经在文章中说过:“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做成那一两件,快乐就足以盈余”。这应该才是我们需要修炼的逻辑。不能因为怕不得意而不去做。有个故事,讲孩子们敲门卖报纸,敲十次门才能卖出去一份,赚一块钱。很多小孩都感觉那九次是白费工夫,很沮丧,但有一个孩子却认为“敲十次卖一份,赚一块钱,那也就是说我每敲一次门都能赚到一毛钱呢!只要我多敲门,就肯定能多赚”。[抱抱]这就是面对“不如意”应有的逻辑,不沮丧,不迷惑,只是踏实做事,做十件成两件,很少。那我就踏踏实实做一千件事,能有200件事如意,把基数越做越大,回报和回报率也会有惊人提升。在这种逻辑引领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人,往往最终都是如意更多。
“不如意”不能成为打倒你的理由,它只是一种逻辑障眼法罢了。它的本质是刺激人的积极性、去变更强、斩获更多,如果你真的因为惧怕“不如意”、“失意怕了”而踟蹰不前,那就中圈套、太可惜了。——from面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