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到两句关于死亡的话,让我对这两个冰冷晦暗的字眼的畏怕消融了一些。一句是赫尔墨斯的:死亡就像水消失在水中;一句是余华的:死亡不是走出生命,而是走出时间。两种文化理念催生出同一种对死亡的豁然态度,达成对生命完结的一致意向,这是文学的魅力,也是活着和死去的最终意义。
一直在想一个看似悖论的问题:一个人生命完结后,剩余骨灰的重量与他生前所犯的错误相比,到底哪个更难以承受?那一捧泛着苍白青灰的粉末,到底有没有在烈火的炙烤中将真相和盘托出,未曾焚化的固执,在喘着粗气的铁锤厉声质问下,是负隅顽抗,还是屈打成招?我不知道该向谁去询问答案,毕竟让活着的人心甘情愿审视自己是否有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更何况去质问已经死去的人呢,我想他要是开口回答的话,只会让人感到恐惧。
如果活着仅仅是为了死去,活着就毫无意义。但如果因为惧怕死亡而活着,那这样的活着还不如死去。看似如同嚼蜡的两句废话,上升到哲学高度,便有了不一样的意味。世间万物只要披上了哲学的外衣,仿佛都有了合理的解释,这是辩论的艺术,是灵魂不分贵贱的最终呈现,是他者与自我的肆意相拥,是决裂亦是和解。我无数次尝试与自我达成和解,在不断的否定重建中抚慰舔舐那颗跌宕多舛的心,这让我想起了《兄弟》中的宋凡平,这个身躯高大的汉子在死后,只能被人打断双膝,才能将自己勉强塞进那张没有刷漆的薄木棺材里,挺拔了一辈子,没想到在死后弯了膝盖,弯的这么彻底,不曾有一点转圜的余地。这便是最残酷的哲学,破损毁灭是为了成全,成全某一个道德标准,成全某一群人一厢情愿的救赎。如果就让他以完整的形态腐烂在泥土里,也许那掺杂着血肉的土地会变得像温热的灯箱一样,催开一朵含蓄的花,一朵又哭又笑但身姿挺拔的花。忍了一辈子,若是在死后因为疼痛哭出声音来,未免显得有些滑稽,那隆起的土堆里,除了静谧无言的审视,还是少一些故事为好。
死亡是与自己冰释前嫌的最佳解决方案,用最决绝的方式与自己赤裸相对,不管怎样,总能获取旁观者一两句哀悼的言辞和品不出滋味的泪水。那白得渗人的素布,裹着伤痕累累的躯体,溃烂的地方发黑、流动的液体泛红、唯一完好的部位像被月亮洒下的细盐腌制过一样,坚硬而弥久,散发出一股无可奈何的惆怅。不出意外的话,这时可以做一回主角,聒噪的呐喊和低声的抽泣都在叫着同一个名字,谅解和体贴铺天盖地而来,宽裕的让人无所适从,不禁低声呢喃:原来死亡背后还携带着如此之多的惠泽。我不知自己会在何时死去,我期待着那些专属于我的烛火、谅解早日到来,终结我破败不堪的活着的时日,推开那扇沉重的窄门,让我侧着身子或者是碾碎了走进去,走进水中,走出时间之外。
为了实现这个卑鄙至极的目的,我每天看着自己健全的膝盖,怀揣着不知道哪一天被人用各种锋利或迟钝的器具打断的阴谋,带着满身的战栗和不安、坦荡和释然,在内心对自己严刑拷打:到底是选择挺拔着腐烂还是被折断后有一个栖身之所。这狭长古道的探索、暗无天日的鞭笞,燃起我对死亡心知肚明的向往。尽管如此,每当那沾着世俗拷问的鞭子抽打在这具粗鄙不堪的肉体之上,那呼之欲出的答案转瞬间又守口如瓶,仿佛在告诫我,只要活着一天,就别想知道答案,只要活着一天,就别想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