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松超老师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里面谈到教师也应该写写自己的上学记,通过对自己读书往事的回忆,记录,引起自我反思,自我唤醒,获得教育的启示。
李老师也写了自己的上学记,例如自己尿裤子,无缘无故被打事件。也写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当然他写的很客观,在每件事中都有自己的反思。
读完李老师的上学记,我的脑海中似乎也浮现出来自己的一件上学往事。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刚开始学习拼音字母,但是很多同学都学的一头蒙,上课时老师让读书,很多同学都读错了书,可是我们浑然不觉。
我唯一记得的是我正在小心翼翼的读书,因为我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自己读的到底对不对。老师拿了一根很粗的棍子,在教室转悠,发现有很多同学对错了,于是便是当头一棒,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打在头上的一棒,让我有多蒙。
老师拍手示意让我们停下来,我们很机械的不再发出声音。感觉当时同学就像木偶人一样,老师经常体罚没有写完作业的学生,拧耳朵是最常用的方法。
我当时苦恼的是,每次布置作业,班级都乱哄哄的,因为我个子高,总是坐在最后一排,所以我根本听不清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问其他同学,他们不是不知道,就是说的作业不相同,让我苦恼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的作业。还有当时的作业特别多,我印象中总是趴在教室台阶上写作业,冬天手冻的通红,回家还要写,那时候家中多是煤油灯,很有来电。于是昏暗灯光下,我总是趴在桌子上写作业,有时候急的哭,可是我不敢不写作业,因为我怕老师收拾我。
我的一年级,似乎就是在噩梦中度过的,因为我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都没有看见老师笑过,直到现在我依然害怕看到过于严肃的人,从那以后,只要布置作业,我都会先起码两个以上同学询问作业是什么,我似乎有了强迫症。
上二年级的时候,换了一位老师,很温柔,我的噩梦终于结束了。
其实我只上过一学期的幼儿园,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整个脑袋都是蒙的,一年四季每天早上都是五点半到学校上早读,我适应不了,也没有人告诉我要怎样适应新生活,再加上一个动辄打骂的老师,我的日子可想而知。
我想布置作业的时候,如果老师能让全班学生都安静下来,然后一字一句的告诉我们。或者走下讲台,到后面转转或者问问坐在后面的同学,是不是会更好些。
当让同学读书的时候,是不是确定让我们知道应该读课本还是练习册,或者我们读错的时候,和颜悦色的告诉我们再读一遍,或者叮嘱我们下次一定要认真听,是不是会更好些。
对于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是不是应该先询问没有完成的原因,是没听清楚把作业写错了,还是压根就没有写。惩罚的时候能不能不要拧耳朵或者棍棒伺候。是不是改为多读多写的惩罚会更好些。
今年女儿也上一年级了,前两天她写作业,特别喜欢做数学题,总是习惯性一口气写好几页,还主动提出要给我讲题。还一直夸奖她的数学老师,不仅人长得漂亮,还教的特别好,看着女儿讲她老师的深情,不知道有多骄傲呢。
我故意逗她,说打算给她换个班,她一听不干了,说自己的老师最好,哪个班级也不去。其实我有时候也看她数学老师发的朋友圈,和孩子们玩在一起,很亲近孩子,这样的老师谁会不喜欢呢。
女儿的语文秦老师,也是特别负责任的老师,做语文卷子的时候,我看到女的能把书上的知识用于实践,还能举一反三,我明白她能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我心中便十分敬佩秦老师,能把孩子教的这样好。
庆幸女儿遇到的老师很好,当然教我的老师不是不好,知识方法不对,因为自己的经历,我不愿意做一个很严厉的老师,我更愿意用爱去感化学生,更愿意和学生做朋友,我希望以后见面的时候,学生不会恨我,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