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模块一 行为风格理论心得—17尧宝妈—W4

先来看一下模块一的导图

行为风格理论
此章内容重在引导觉察和启发对于行为倾向性的理解。主要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对自身的觉察,另外一个是对他人的认知更新。


先来说一个日常的习惯,你尝试两手交叉相握,是左手大拇指在上还是右手大拇指在上?左手大拇指在上的是右脑比较发达,这样的人家庭都比较美满;右手大拇指在上的人是左脑比较发达,这样的人事业都很出色。当然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都是一件好事。

再来说这个习惯有没有对错之分?答案是没有。那可不可以改呢?答案是可以,但是会让我们感到不太舒服。生活中也是这样,你看到一个人感到不舒服,其实并不一定是这个人如何了,很多时候都是在你的思维方式中觉得这个人如何,进而影响了你的判断和行为方式。比方说你小时候被一个胖子欺负过,哪怕年久你忘记了这个胖子叫什么长什么样子,可是你就会下意识讨厌胖子。这就叫行为倾向性。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都用的是无意识管理,比方说问你个问题,“你每天早上起床后是用哪只脚丫先着地的呢?”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因为没有关注过,这就是无意识行为。可当我们产生了觉察后,明天早上起床你很大的可能就会去注意这个事情了。那如果你刻意的去注意这个事情,你肯定能够知道你是哪只脚丫先落地的。再如果你想要尝试换只脚丫落地,只要你有意识的去管理你的行为,你是一定可以做到的。再然后你的伴侣看到你这样玩很有可能他会觉得你很无聊,但也有可能在你的影响下他也想要尝试玩一下。这就是书中说的你的行为不仅会对你自己产生影响,对他人也会产生影响。

所以我们说要努力的去了解一个人,才有机会去激发他,甚至领导他。可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候都是停留在认识阶段,比方说对孩子,你知道他叫什么,在哪里上学,读几年级,考试考多少分,这叫做认识。而了解是说你懂得他为什么这次没考好,为什么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因为功课的原因?老师?同学?家庭?或者其他。他的3-5年规划是什么,这样了解之后才有机会去谈他的理想和未来。

认识基本上停留在无意识管理阶段,你的所说所做基本是出于你的本能反应;而了解是有意识的管理,出发点是他比较容易接受哪种方式的沟通,你怎么做他才愿意听,才能产生有效的反馈 ,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考虑对方的感受,但其实是从对方能接纳的方式去进行沟通。就连我们家里的两个孩子都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教育,所以说只有我们真正的去了解了对方才能真正有效的去影响他。

书中给到一个方法就是分类,当建立了坐标轴后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晰明了的去进行识别,进而去运用和管理。当我们认识一个人我们可以管理他的付出,可是了解一个人我们可以激发他的投入。企业管理员工可以尝试一个分析就是这个员工会什么时候离开,其实也是挖掘这个员工的内在需求,其实只要你把他放到他的需求岗位上,即使你不加薪不推动他,他都会自发的去努力和创收。这就叫了解后的管理。

所以说DISC这个理念——增加对人的敏感度真的很有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识别对方反应的不同来知道对方想要什么,进而知道对方需要什么。借助DISC这个工具我们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和启发自己和他人,不是贴标签,而是了解我们自身,并且在明了之后分析情况再依据自身情形做目前来看的最佳调整,这是我目前能理解到的最大意义。

参考资料:海峰老师在罗湖义工的讲座。

《DISCover自我探索》又称红宝书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花团 前段时间,看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出自某朋友之手,一篇是来自公众号:奴隶社会。朋友的这篇文章写于早些年,大意是说...
    花团1220阅读 3,114评论 0 1
  • 最近终于从那所房子搬离了,我们居住了十年的房子,这个月每个周末我们就像蚂蚁一样,一件一件的把所有的东西,搬到新...
    无边风雨阅读 2,635评论 2 2
  • 1 今天去车管所换驾照,走出大厅时,听到一对年轻夫妇的对话 女人说:“咦!看到我的身份证复印件了吗?” 帅气的男人...
    如果你也在阅读 4,781评论 0 0
  • 时光匆匆,一晃而过,已进入大学三个多月了。大概总结一下:体重增了,班里同学还没认全,高中知识忘得差不多了。说实话啊...
    汪晓喵阅读 3,19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