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
对于家,国人可能会更有感触,相信人人也对其倾注太多期待与情感。因为,它不单单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不仅仅是静置于土地之上的“物”,相反,它更像是一位伙伴,一个能让你沉下心并给你力量与勇气的不竭源泉。
弹指十年的体验,终究会出现在梦里。青石路、茅草房,推开吱吱作响的木门,是能够遮挡整个小院的大梧桐。我的家,十年间有两三处,但总在梦里的,还是最早的老房。我常想这是为什么,后来我越发觉得,这是“家”刚开始的地方,从我的第一声啼哭,到记事、懂事,这里,是我们那一家子互相陪伴开始的地方。
《我们仨》,由一个朦胧的梦境开始。不能靠岸的船,样式规整相同的驿站,匆匆地追寻,沉沉的惦念,那一望无际的黑白影像里,使每一次团聚,都如绽放着的烟花。读着的时候,揪着心,无法释怀,想去读懂,却始终不会透彻。清晰的方格字块里,竟也能腾起弥漫于天的雾气,小心翼翼,踽踽而行。
后来,天亮了,我读到钱老和杨老的快乐日子。可亲可感,甚至能从字里行间听到那发自内心的笑。这可能是他们最欢快的日子,求学生子,畅快温暖,没一丝可以哀伤的地方。自由自在的读书,每天充实地过生活,最爱的人陪伴左右,让“相濡以沫”这个词显得更真更浓。钱老有些像小孩,像可爱的“书呆子”,杨老则是护佑她的女主,一句句“不要紧”足以让对方感到安慰与踏实。我想到了那些执手“探索”的日子,在欧洲这个浪漫地界,幸福的是该像花儿那样。其实,读这本书是有些后怕的,毕竟孤独终老之人,要想从幸福过往里汲取温暖,始终也是一件伤心的事。但杨老却能用最轻快舒服的文字写就,而这些文字,跨越时空局限,让“我们仨”重新聚到一起。我感觉杨老在写这篇时,一定是靠着床边,那时候阳光倾泻进来,铺满整页稿纸,否则,怎么会在这个阴雨天气里,我看到的每个字,都在发光发热呢?
再后来,断断续续读完而掩卷回忆时,对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杨老夫妇,一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透过颗颗文字,他们不再高居庙堂的模范,而是咫尺可亲的凡人。无论世事何等多变与艰难,一家人仍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就太让人感动与向往。对于国难,非亲身经历而不能详细言明,而对于生活,他们教给我们什么是爱。杨老的文笔并不华美,却以极其朴实的文风,让我们深深记住了他们一家。读的越深入,越能感同身受,我想这就是一种共鸣。突然很敬佩杨老,在迟暮之年,在至亲之人相继离世之际,她没有绝望与厌世,相反,她温暖的告诉每个读者,热爱生活,用心感受,抱着对爱的那份执着追求,日后它就会如一眼温泉,沁人心脾,慰人情智。
我看着书里杨老的照片,和蔼、安详,猜想她的心定是一片海,有至深的情、至广的爱。虽眼下物是人非,但往昔积攒起来的“石子”却足够色彩斑斓,足够熠熠生辉。生命尽管无法永恒延续,但爱依然会深植在人的心里,不离不弃,甚至会随着日夜的叨念,有增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