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环境在号召大家生三胎,可现实是很多人连对象都没有。
机会成本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大家更重视付出与所得能否成正比。
前段时间,一个42岁的博士朋友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年收入百万同学历的相亲对象,结果连见一面的动力都没有。
因为她的要求是,对方要在45岁以下,也要博士学历,年收入要在三百万以上,最好是没结过婚,再不济,可以结过婚,但不能有孩子。
这要求已经是相当高的标准了,大概是她身边的都是博士,大家收入也都很高吧。
不巧的是,朋友还真给她介绍一个博士未婚男,但收入有点低,百万左右,没想到她想也没想直接拒绝了。
理由是收入太低。
“我熬了这么多年,总不能就这样接受了,那也太不划算了吧。”
这让我不禁想起另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身价上亿的55岁老板在择偶时,别人问你他有什么标准,他说,我这个年纪也不追求什么刺激、爱情了,只想找个老太婆能相安无事,一起搭伙过日子就行。
当问及具体多大的老太婆时,他说怎么也不能大于45吧。
真不知道如果自己在那个55岁男人的眼中,只是快接近老太婆标准,这个女博士知道后会是什么表情。
有些朋友表示,在任何一个城市,年入百万,有房有车的40多岁的男士,找一个有工作,三十出头的姑娘不香吗,别人为什么要找你呢?
我有一个九零后朋友,硕士毕业,在一个三四线城市体制内工作,后来就同一个比她大十多岁的男人在一起,这个男人很懂得疼她,处处牵就她,相当于一个全职丈夫,现在两个人的宝宝也快出生了,日子安宁甜美。
其实,婚姻市场上,两个人能否在一起,除了感情的培养,起始更多的是条件、利益的相互掂量,各取所需,各自在心里衡量,婚姻是一个不断内心接受对方的不完美,用对方的完美条件对抗缺憾,最终与自己和解,走到一起。
最不可取的是,用自身的优点搭建一个世界,以为真实世界就是如此,拿着自以为是的观念去衡量真实生活,还美其名曰,不委屈自己,不将就,结果一不小心错过了大好青春、良缘佳机。
在一些人眼里,自己很努力,好不容易潜心修炼多年,如同一路打怪升级,终于到达一定的水准,如果包容对方的不完美,就好像是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怕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接纳了对方如同扶贫,便宜了对方。
怕一路提升自我,在恋爱、婚姻中自己要对抗不对等的关系带来的负面情绪。
说白了,还是穿鞋的怕光脚的。
只可惜真实的生活又有那一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运行呢?
婚姻、恋爱如同打牌,两王带四个二,你一直憋在手里不舍得出,等到最后只有孤芳自赏了。
生活中,有时想得太清楚也不一定是好事。
现实中,大家的择偶观种种相相。
”我之前的男友是硕士,所以不能接受比我学历低的对象。“
”异地恋太痛苦了,不管对方多么优秀,我都接受不了异地恋。”
总结一句话,就是不能委屈了自己,因为自己等了这么多年,单身了这么多年。
有这么一个经典的段子:
一个颜值高但是收入低,一个收入高但是家庭条件不好,一个长相不太行但是家里有背景,选择哪一个好呢?
有些人偏偏谁也不选。
她们眼中的选项应该往往是多项集一身。殊不知,优选项大概率的都早已生娃了。
不选有不选的理由,她们称之为机会成本。
但是,你又怎么能预测未来的发展呢?
放弃当下的机会,并不意味着未来有更好的机会,一味地等待机会更不是对未来机会的投资。
有时候,对未来,对另一半想得太清楚,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难得糊涂,把手里的好牌适时出手发挥作用,总比憋在手里最后成了废牌来得有意思。
如果这样,无疑于拿自己的全部去等候。
当你有90分时,面对60分,如同站在一个风光无限的高岗上,春风得意,经营起来游刃有余,而当你只有60分,却想着追求一个90分的,哪来的勇气呢?
更何况大部分人遇到一个80分的,都不敢主动出击了。
人生短暂,该出手时就出手,勇敢前行吧。
恰当时候及时行乐,珍惜当下,但求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