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
五伯开车将我送到潮汕机场,送行的还有冰芝小姑,小姑的两个女儿采宜采璇,小儿子敬亭。
办理行李托运,安检后顺利登上了飞机。同航班的大多数都是潮汕人,偶尔能听到熟悉的乡音。13:20起飞,飞前空姐发放纸质资料给我们填写。
期间,我们隔道坐着位湖北籍乘客。空姐说是根据东航要求,湖北籍人士必须坐到飞机的后排,起先这三位乘客不肯过去,说是东航歧视湖北籍人士,要上媒体曝光,叫叫嚷嚷来回10几分钟,其中2位年级稍微大的老人耐不住众人的劝说起身到后排坐了。
准点到南京,倒腾2趟地铁终于到了书店。
陈先生晚上10点多才到。
3月27日
陈先生有课,七八点就起来了。我也再没睡着。
陈先生聊起18年公公婆婆到南京旅游,两老人暂住在书店这里。婆婆白天帮着收拾衣物,看到陈先生衣物杂乱无章塞在太师椅子上,想着近10年儿子孤身一人在南京,饭食粗简衣衫简陋,不禁心酸落泪,边收拾边哭!讲到这里,陈先生也不禁哭了起来。和陈先生一起,这是第一次见他动情落泪。从11年到南京读研究生至今,陈老师一直省吃俭用。一件衬衣穿了几年,破了再补一补,继续穿。春节在家晾衣服时,发现底裤都烂了一个洞,我说扔了,硬是不让扔,还穿回了南京。现在买了房子,让辛苦了一辈子的公公婆婆不要再去工作。每月定时往家里打生活费,按陈先生的说法,按时打款,让父母心里安稳。年轻人在外的苦头不顺,尽量不给老人家说,该担的责任我们不推卸。老人操劳了一辈子,该颐养老年。
我的公公婆婆,年轻时也吃了很多苦头。婆婆现在背有点陀,就是年轻时干农活担农肥压弯的。
听陈先生说,婆婆很能干,养猪喂猪种菜施肥,养鸡养鸭养鹅,绣花,村里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
公公年轻时靠给人家盖竹棚为生,90年代,竹棚逐渐被新兴建筑形式取代,公公也失去工作。
这种活计要劈劈砍砍,削抽割捆,到现在双臂双腿也因常年劳作落下损伤。
后来三伯在村里办了陶瓷厂,公婆也到厂里帮忙包装。陶瓷不比别的产品,又重又脆,上架下架,装车,是十足的体力活。
公婆都是非常老实的人,领一份微弱的工资,想着是自己亲人的工厂,也没有怠慢,全当是自己家的活,拼了命干活。
这一做,就是10年,直到17年,陈先生体谅婆婆的辛劳让她不要再去厂里干活了。18年,又让公公停了工作。
在家休养的这两年,公婆的气色也才逐渐舒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