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多了一个证书
今天上午看书有点不在状态,偶尔翻翻手机,看到群里有伙伴说中科院心理咨询培训考试的分数可以查了!哦,今天是双十二刚好距离上次考试一个月,成绩是该出来了。
我迫不及待地点开查分网址,竟然忘记了登录密码,所有的密码我都记不住,这一点都不像理科生。后来,索性让报名机构的老师帮忙查,她也一直打不开网址,查分的人太多了。
课间,我淡定地去邻几取了一杯咖啡,我这心态也是够稳的。她终于帮我查到分数了,还不错哦,考了七十多,比我估计的分值高一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绩还是蛮香的,开心!
两个多月的努力还是有成果的。第一时间和我的学生们分享了我的喜悦,教室里一片掌声,希望我的学习热情能感染他们,给他们做个好榜样。
喜悦分享出去,一份就变成了两份。我发了个朋友圈分享我的喜悦,希望我的正能量能带给更多的人力量。
我觉得努力和优秀也不需要藏着掖着,毕竟这是正能量,分享出去没毛病,管她人怎么看,羡慕嫉妒恨都与我无关。我就要高调的优秀,美美地优秀,活得闪闪发光。
我已经和朋友约好明年一起考社工师二级,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加油!今天我们考证小群内的伙伴们在我的鼓动下,也打算明年一起考社工师。
一个人容易懈怠,大家一起备考,更有氛围。人是群体性动物,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合作协同的,我们可以随时组队,一起相互学习,彼此赋能,合作共赢。
先成人再成才
上周有个辅导员找到我,她们班级有个学生旷课较多,谈了几次话也不见有改观,问我可有什么办法,我也不了解具体情况,哪有什么解决办法,于是我建议让这个学生来咨询室找我聊聊。
今天这个学生按时来到咨询师,为了接待他,我饭都没来得及吃,吃了个三明治垫垫,我的助人热情比吃饭的热情高,既能助人又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很开心。
大高个来的时候有些卡特不安,毕竟是老师推荐来的,有点被动约谈的感觉吧。我像聊家常一样和他聊起来了,他老家是阜阳的,我大学是在阜阳上的,好吧,半个老乡,他笑了起来,比开始放松多了。如果能找到共同点可以快速拉近关系,咨询双方建立关系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就进入主题,问问他最近学习状态怎么样,他说最近好点了,前段时间状态不好,时常逃课。那逃课都去干什么了呢?什么原因促使你决定逃课呢?逃课给你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不停地用启发式提问,帮助他梳理逃课的原因和负面影响。
高中学习状态不好的时候就有逃课的习惯,到了大学后,觉得有些课程课上可不上,上课也是玩手机就不想去了。哪些课程你觉得可以不上呢?哪些是没用的课呢?劳动课真的没用嘛?如果觉得课程没用,那除了逃课还可以怎么做?
促使学生逃课的原因是他的实用主义学习观,首先要与他的认知辩论。有个顶级企业家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刷马桶,还写了一本畅销书叫《扫除道》。劳动真的没用吗?古人就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我们不把课程分成三六九等,而是带着好奇心学习是不是更好呢?
寻找例外,也就是找到学生的资源。哪些课程你比较喜欢上呢?上课的时候你都是怎么做的?计算机和绘图比较喜欢,上课认真听就有成就感,能不能把这个状态迁移到其他课程呢?
最后就是赋能总结,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好好夸奖一番,你哪些地方做的好,为什么做的好,有哪些资源可以用来发展自我等。他被老师夸了也很开心,眼睛笑的像一弯新月,本来以为来接受批评教育的,没想到谈话是如此轻松愉快。
每个人都喜欢被肯定、被看见,这是人的底层需求,也是一个人改变的动力。没用人因为批评而改变,批评是拉低能量的,如果要批评也要批评他的行为而不是这个人,然后批评一句要表言三句,按照这个比例会让对方更能接受。
咨询的本质就是做对方的镜子,让对方看见真实的自己,既有缺点也有优点,接纳自己的缺点同时看见自己的优点,引导对方利用自己的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
咨询师本人是无法解决对方的问题,每个人都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咨询的主要作用就是赋能,因为一个人觉得自己不错,才有动力发展自我。
外在行为的问题都是内在缺乏成长的动力导致的,赋能就是点燃一把火,让对方自燃。焦点解决技术还是非常好用的,尤其是短期咨询,后面要好好学习这个技术力求精益求精。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学习的功利心那么重呢?教育到底是要把人带到哪里?难道这么多年的学习只是为了最终就业,找到一份工作?人生难道就为了一份工作?是不是把自己活小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真的是健全的嘛?她们能创造出幸福的人生画卷嘛?
我今天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先成人再成才。我们首先要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然后他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出自己的才。事实是我们都太想让孩子成才,却没有帮助孩子全面发展,成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抱负的人。这就好比建房子,我们不打好地基,只是往上垒,这是没有办法建成大厦的,最多就是盖几层的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