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这本书在今天就正式读完了,回顾了一下,全书围绕四个字进行展开的——”生命价值“,什么是生命价值呢?
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个人认为,表面上看的确不相通, 但是从底层逻辑和本质上来看却是相似的;
我们都经历过无处释放的青春,经历过惶恐不安的困顿,经历过激情洋溢的岁月和柴米油盐的平凡;
人生短短几十年,之所以每个人的生命价值不同,核心是由以下三点所决定的:
一、优秀的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观?
指个人或者群体认为重要的、值得追求的信念和原则;它们构成了人们行为的基础,并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
我认为价值观不分好坏,却分优劣;优秀的价值观可以让我们不随波逐流,不会轻易踩坑;能充分释放自我,燃烧自我;能不好高骛远,也不苟且偷生;
凡符合我人生目标的,无问东西,不计代价;凡不符合的,弃之如敝履,这样的人生最终才能形成闭环;
二、高尚的个人品质
什么是个人的品质?
对于生命价值而言,个人品质是从小形成的人生信仰、道德品质何行为准则;善良、正直、勇敢、孝悌、忠义,这些品质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
学会始终秉持特立而不独行、超然而不乖张、和光而不同尘、同流而不合污的行为准则,努力保持独立生存、独立思考并发出独立声音的自信和尊严。
三、主动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思维逻辑和思想深度,也决定了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读万卷书也只是个书橱,行万里路也只是邮差;
主动学习的能力就像一个人的底蕴,本质上不是知识,而是哲学和方法论,哲学和方法论解决的就是如何认识问题、把握规律,也叫元认知;人人都有底蕴,区别及就在于深不深厚、缜不缜密、高不高级。
最后
优秀的价值观,可以让我们站的更稳;高尚的个人品质,可以让我们行得正坐得稳;主动学习的能力,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这三点是我们每个人毕生修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