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1107天
咨询师这条路,比较不容易走的地方是在于你可能付出了很多努力和精力,自己有所成长和收获,但你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显现”——也就是说,你的这份努力可能在他人的眼里不会有多少成就和成果,比较不容易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美。
除非你做出了一定的成绩,除非你把生活经营成了世俗眼中理想的状态——不是刻意而为,而是你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然而,每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我们或许都知道,想要做出一定成绩不仅需要经济和精力的支持,还需要有悟性和实力。
首先需要投入精力,其次需要投入金钱。开拓自己的视野,跟随前辈老师们的学习,都需要不少花费。如果你只是花精力,而少花费,我们自然也会有所成长和获得,但离想要有个质的变化与突破,还需要走一段路了。
其次,即使我们有经济和精力的支撑,我们还需要有悟性,能领悟自己所学的东西,悟到才能学到。否则,可能学了很多,仅仅是流于表面的知道。人和人在事上很大的不同,不是知道与不知道的区别,而是有些人做到了,有些人只是知道却做不到。没有来自触动内心深处的领悟,我们很难把知道的东西变成行动,转化成属于自己的能力。
有些这些还不够,还得有实力。实力,软硬都需要。既需要硬件的证明——考证,证书提供在陌生场域里证明自己的机会;同时我们还需要核心工作的软件——技术,对技术掌握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胜任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自己的修行比以上种种都来得更为重要。自我完善的程度,人格成熟的维度,我们的阅历、经验、眼见、学识、品味、个人素养等等,都影响着我们的实力。
想想看,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合格理想的咨询师,没有耐得住寂寞的性子,如何能够走得下来呢?(所谓合格理想的咨询师,个人怎么定义就怎么修行了)
学会享受孤独前,需要学会耐得住性子。
什么是耐得住性子?在不疾不徐里,有一份等待,有一份对自己的相信,有一份期盼,有一份笃定和向往,我们才能够一关一关地走下来。
有时候喜悦、感动、亢奋、激昂,有时候苦闷、忧愁、暗淡、惆怅,无论哪一种,能够觉知自己在当下此时此刻的心境和状态,并知道自己脚下正在走的路和可能遇到的阶段中的挑战与考验,如此,才能走出沼泽,走向希望的理想地带。
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孤独。这是一份什么样的孤独呢?这是一份甜蜜芬芳又迷人的孤独,我们在这份孤独里逐渐认清很多现实,认清“有所为,有所不为”,认清生命的限制,在“认清”里,我们坦荡又热烈,冷静又真挚...
理想中的咨询师,是懂得生活和自洽的人,享受孤独也享受生活,享受自己也享受咨询。
这份享受,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重,对咨询的敬畏与感谢。我想,此阶段的咨询师,是超越了是否“显现”成果与成就的,他们更关注的是“人”,关注的是生命本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关注的是自己可以做什么,而不是做什么可以得到别人的赞美。
最后说一句:不要把那些迫不得已的“耐住性子”和“孤独”当成一种主动选择等待的耕耘。一种是原地踏步的自我限制;一种是不断突破自我的成长。
所以,你是否有那种孤独的时候呢?是否享受这份咨询师的孤独感呢?你又是否还在期待别人的赞美?又是否知道自己在期待?
是否知道自己一些看似希望帮助他人的行为,实则是希望通过他人来印证自己,得到欣赏与肯定呢?
咨询师必然是需要不断地成长,只要我们不要以审视评判的眼光看就好吧!——当我们不审视评判自己的时候,也就比较不会评判他人了。
带着觉知之心,去发现自己,看见、拥抱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