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奶奶家一墙之隔的是一所邮电局,那里不仅是一个信件和包裹的集散地,更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小社区。邮电局里住着一对和蔼可亲的姜姓夫妻,他们总是面带微笑,乐于助人,深受周围邻居的喜爱。姜伯伯的妻子在第二幼儿园担任老师,她温柔且富有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像对待自己的宝贝一样。那时,我大概四五岁了吧,由于父母都在国营单位工作,奶奶便成了我的主要照顾者,带我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姜伯伯的妻子看我整天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同时也注意到,随着弟弟的出生,奶奶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照看弟弟,我的独处时间逐渐增多。觉得我应该更多地接触同龄的小朋友,学习与人相处。于是,她和我父母商量,建议送我去上幼儿园。经过一番考虑,父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在姜伯母的帮助下,我开始了我的幼儿园生活。那里有慈爱的老师,有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我在那里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那时的我天性调皮,总是给老师们带来不少麻烦。有一次,因为调皮捣蛋,我被周老师关到了“小黑屋”里反思,那是一次难忘的教训。那天下午,父亲下班来接我回家,知道了我在幼儿园的表现后,非常生气,于是我被狠狠地打了一顿,那次经历让我有些害怕。
上幼儿园的那段时间,父亲的接送成了我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每天清晨去有机玻璃厂上班前,都会骑着当年那辆28寸的大单车,载着我到学校门口。母亲在百货公司上班,需要上商业班次,经常需要轮流上早晚班或者中班。因此,她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接我放学。而那时我弟弟一岁多快两岁了,奶奶在家照看弟弟,每当下午父亲因为加班无法马上回家的时候,姜伯伯的妻子便会顺路把我接回来。姜伯伯的妻子总是笑眯眯的,让我感到十分亲切和温暖。
如今,当我再次打开那张有点残损的幼儿园毕业照,看到1984年6月留下的大三班毕业合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那时的我们,天真无邪,笑容灿烂,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我们的脚下。毕业那个月,我刚好六岁半,那是一个充满欢笑和泪水的年纪,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