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喜欢感性观点,还是理性观点?

作为一个严谨的经济学研究者,罗伯特·席勒曾经说,

多年来媒体一直问他是否愿意发表意见明确支持一个极端的观点,比如:明年房价是涨还是跌?在席勒拒绝回答之后,媒体会要求他推荐一个愿意发表意见支持某一确定性观点的专家。

媒体为什么一定要专家下个定论呢?

因为大部分读者喜欢确定性观点。比如读者会说:别扯那些分析,我就问你房价会不会涨?涨还是跌?一个字,请回答。

再厉害的人物做这个回答时,都是在提供一家之言,但是,读者就是更喜欢这类观点。这慢慢演变成一种文体结构:

作者先抛出一个具有确定性的「感性观点」,比如说,老子觉得房价一定会涨!然后开始围绕这个观点做一系列证据搜集和论证。这正是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看上去很有道理的自媒体文章的结构。

反之,如果像席勒这样,会先给出一大堆背后原因和逻辑的分析,然后结论说,我不确定房价会不会涨。读者必大失所望。此类为「理性观点」。许多论文或者是严谨文章是这种结构。

不是说这两种观点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说市场对于「感性观点」的过度消费,会淹没许多优秀的「理性观点」的产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T,理性偏好的人:“男儿有泪不轻弹!” F,感性偏好的人:“只是未到伤心处。” T(英文:Thinking)——思...
    1ddfc77de0f8阅读 510评论 0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06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31评论 4 8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3,185评论 1 3
  • 杂志上说生理期的时候免疫力会下降,我觉得挺玄乎,但每次都应验在我身上,那几天总是会感冒,所以生理期同时会伴随着...
    宿原小姐阅读 1,128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