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摊的秘密
巷口的旧书摊摆了三年,老板老陈总戴着顶洗得发白的蓝布帽,低头用软布擦着书脊。我是常客,总在傍晚溜过去翻两本泛黄的小说。
这天我又蹲在摊前,指尖刚碰到一本《百年孤独》,就被老陈按住了手。“姑娘,这本不卖。”他声音沙哑,眼神却很认真。
我愣了愣,这书封面都磨破了,内页还夹着几片干枯的银杏叶。“为什么啊?”
老陈没说话,从抽屉里摸出个相框。照片上的女人扎着马尾,正笑着把一本《百年孤独》递给他,背景是大学图书馆的书架。“我爱人的书,”他摩挲着相框边缘,“她走后,我就把这本书摆在这儿,好像她还在我身边一样。”
后来我每次去书摊,都会特意绕开那本《百年孤独》。直到有天,我看见一个扎马尾的女孩蹲在摊前,指着那本书问老陈价格。老陈看着她,愣了半天,突然笑了:“这本送你,要是喜欢,以后常来看看。”
女孩道谢离开后,老陈把软布叠好,轻声说:“她笑起来,跟我爱人年轻时一模一样。”我看着他眼里的光,突然明白,有些东西看似没卖,其实早就以另一种方式,找到了新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