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筑牢常规管理根基

以问题为导向,筑牢常规管理根基

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全面成长。2025年8月23日,育新小学以“以问题为导向,落实常规管理”为核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部署,直面现存问题、紧扣政策要求、细化管理举措,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划定清晰路径。 正视问题是管理提升的起点。学校精准梳理出当前工作中的三大核心问题:一是教学常规执行不强,部分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环节存在流程不规范、细节不到位的情况;二是国家政策领悟不够,对“双减”“五项管理”及课程标准的落实存在偏差;三是校本教研落实不足,集体研讨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有待加强。

政策解读是规范办学的依据。学校以《湖南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20条规定》为纲,从多维度明确办学底线。在教学管理上,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严禁随意调课、超前超纲授课,并通过详细的年级课时表确保课程落地;在作业管理上,建立统筹与公示制度,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日均不超60分钟,鼓励分层、弹性作业,严禁家长批改作业与“打卡”式任务,同时要求教师全批全改、做好二次批改与错题分析;在作息与体育管理上,明确小学上午上课不早于8:20,学生每日睡眠时间需达10小时,体育课时按年级足额保障,确保学生校内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在考试管理上,严控考试次数,一二年级不组织书面考试,三至六年级仅期末1次书面检测,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细化举措是落实管理的关键。围绕“抓好课程建设、常规管理、课堂改革、教师发展”四大方向,构建闭环管理体系。课程建设上,依据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打造“迷彩”课程体系,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常规管理上,建立涵盖教案、作业、听课、上课等维度的考核制度——教案需做到“超周备课、一科一案”,作业实行“分层设计+教师试做”机制,听评课区分随堂听、跑课等类型并纳入考评,同时通过“小军人成长手册”“班级日志”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课堂改革上,推进“问题化学习三四三”模式,构建“问题发现力、建构力、解决力、反思力、学习设计力”五力课堂,开展行政推门听课、优秀教师示范课等四类课型活动,并固定周三语文、周四数学与综合学科的教研时间,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教师发展上,为每位教师建立专业档案袋,通过专题培训、校内外听课、优质课观摩等方式提升课堂水平,倡导教师“向优秀者学习、走出关系舒适区”,在自我完善中推动素质教育落地。

教育教学管理如育树,需“根要深”——扎根政策与问题导向,“枝要繁”——多头并进抓课程、课堂与教师,“叶要茂”——以细致举措保障管理实效。学校以问题为锚点、以政策为指引、以举措为抓手,将常规管理做细做实,不仅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夯实基础,更以管理效能的提升,为学生成长与学校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