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心情跌宕起伏,不是上扬到云霄,就是下挫到谷底,可能还是因为之前那个女生对我的影响十足,我一直沉醉在苦恋的情怀里,虽然到头来只是感动了自己,但这样的心路历程,我实在接受不了,毕竟,我自己也不愿一直自暴自弃沉沦于碌碌无为的生活状态。
朋友圈里的鸡汤杂文越来越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成千上百的作家教你如何应对人生百态,如何处理自己心理的变态;成功学布满朋友圈,修生养性的人生之道也是不绝于耳,大数据的网络,将成百上千的文章送进你的眼中,打着人格塑造的幌子,告诉你读他们有用,于是花了大量时间去阅读自己毫不知情的领域,高深却又似乎很有道理的文字,你每天翻看朋友圈除了点赞,似乎也就是耗费在通读全文上了。
我不排斥鸡汤文学,甚至很感激它的存在。我个人理解的鸡汤文学就是并没有真真切切的指点,只是站在你身边,说说针对大众的温暖话语,心情低落的你不由得对号入座,虽然不是那么有建树的带领你离开所谓的苦海,却能在你最难过的时候给你温暖,不像上一个离去的人,只留给你留着余热的拥抱和一个残酷的背影。
我绝对赞同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多读读书这种做法,恰好在我相当不如意的时候认识的“十点读书”这个公众账号,当然,我也把它推荐给了很多人,有那种自带诗书气的朋友毫不留情的告诉我,这是他们见过最没营养的读书公众号,都是鸡汤,都是心灵安慰,对文学没有一点贡献,也许他们要的是余华,莫言,萨特,可我追求的是片刻的宁静,《蛙》肯定不是我现在要读的,《活着》也只能将我带向沉默,也许《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可以告诉我现在的迷茫和愤愤,来自哪里。
网络给很多自由写手,在下班以后的闲暇之余,提供了一片宁静,一个自由发挥语言功底的平台,虽然其中充斥着很多形形色色的文字,小说,随笔,甚至是所谓的少儿不宜,但这一切并不影响思想的传播,我听过一句话,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多读书,看看别人是怎么想的,是否会影响到你;当你顺丰水水的时候更需要读书,看看别人经历过的大风大浪,会不会就是你前方的路。十点读书就是这么一个账号,推送的内容对我而言总是感觉是对干涸的心田浇下了滋润的雨露,那些文章的标题不像成功学一样激励你应该奋进,倒是更像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子在你沉默的时候靠在你的肩头,说:“我能给你讲个故事么?”
所以我读到了一篇文章,摘自这本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作者署名,李尚龙,这个名字不知道怎么就联系到了不对,事后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他的经历确实值得我阅读一下,生于90年,同龄人,却已经有超越同龄人的智慧和思想,个人认为,读懂一本书应该先读读作者,马伯庸在《古董局中局》中写道,“鉴宝易,鉴人难”,读一个作品,先要读作者。大二在部队顶着集体纪律的压力,偷偷外出参加英语比赛,并荣获二等功,之后脱下军装参加英语机构教育培训,当英语教师,参加导演课程班学习,如今的是众多身份于一身,作家,讲师,独立导演等,作为童年出生的我甚至还在找寻自己的方向之时他就已经在北京有一个如此光鲜靓丽惹人羡慕的身份,说是榜样一点都不过分,当别人在为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找寻出路的时候,在体制内的你就应该正式这不同寻常的路。
事实是,如今的我们,正按部就班的走上工作岗位,走着前人走过的路,踏寻先人的足迹做着所谓的历史传承,可一切都像是机器人一样,按部就班,像是既定的流程,可是如今谷歌机器人都战胜了韩国棋手,你还能安心的走着自己眼前的所谓稳定的路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不是因为其他人的孩子被包办呢?本书的作者顶着压力,自己在北京生活,创业,也许是找对了路,走到最后成功了,那些路都不知在何方的人你真的值得去羡慕别人么?而我也是其中一员。书名我觉得就是在警醒读者,外表现象和你所投入的是那么不匹配,而你投入的和正真获得的回报又是这么一致。
书中以多个身边的故事作为叙事和议论的铺垫,都是以小故事入手,但是想的确很深刻,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作者的创作动机在我看来更可能是见多了,形形色色的人,过着糜烂的生活,顶着一副空皮囊,行尸走肉的浪费生命,也许是旁观者清,他看问题看得更深刻,对我而言我并没有这样的思想,同龄人,我自愧不如,我也从来未曾停下脚步去思考,一个不会思考和总结的人生又有什么进步科研呢?在我看来的耿直和直言不讳,在李看来是一种不成熟;我所喜欢的处事理念,在李看来就是想法不全面,也许是好为对号入座,我总能在书中负面角度中找到自己或隐或现的模样,这书对我最大的启发不仅在于题目,更在于他的思索方式,思考使人进步,汲取让人豁达,他的议论形式不是温柔的劝诫,而是当头一棒,一定要敲醒沉睡的读者,我很高兴成为被敲醒的芸芸一员。
书中的标题是我最喜欢的,都是一针见血,我最需要什么,一看便知,不喜欢假大空,同龄人的教育可能我会更用心的接受,当然这些教育是作者用心积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