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里找故事---《四棵杨》读后偶得

《四棵杨》封面


用时三个半天,《四棵杨》读完了。

我整个人,连带我的思绪,依然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难以自拔。

既然如此,何不做点什么留下自己的读书痕迹?

如果把《四棵杨》里几段情故事作为单独且完整的个体摘出来,那当如何?

灵光乍现,不禁兴奋,我以前没做过这样的书写练习,须得试一次。


《四棵杨》,寒川子的鸿篇巨制,后来再版时还有一个名字——《熬过》。

单从“四棵杨”这仨字的字面意思,是看不出书中具体内容如何,但若看“熬过”这俩字,即使不看内容,也大致可判断书内所写,定与几番波折几番煎熬脱不了关系。


“继《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之后,最激荡人心的中文小说!”书的桔黄色腰封处,两行大字醒目异常。


封底的名家点评,亦是气度非凡。


“《四棵杨》里尝试写出的,堪称自一九四九年以来中国农民及其乡村生活的史诗。这是一位作家良知的时代之音,惊天地,泣鬼神。”凤凰网首席评论员钱宏说。


“这是我在七年出版生涯里遇到的最伟大的作品,我将用最大的努力使此书能如原貌出版,为更多人所知。河南之子寒川子以其冷静的笔触,有条不紊地展开了一幅建国后三十年间河南农村的生活画卷,刻画了一组忍辱负重、勤劳质朴的河南人群像”出版人路金波直言不讳,一语道出书中所写。


全书87万字,故事时间跨度较长,架构宏大,线索纷杂,人物众多,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尤其是书中几对人物的爱情故事,直让人感怀唏嘘不已。


要从这样一篇洋洋洒洒的巨制里捞故事,无异于“从绿豆堆里捡扁豆”,颇有点难度。好吧,我不知道是否有“绿豆堆里捡扁豆”这一说,仅凭自己对这件事的直观印象就想这么说,至于是否贴切妥当,暂且不去计较了。


从大故事里“捞小故事”,无非三步:

1、素材搜集:把相关人物的故事素材都搜集罗列,变成文字。

2、整理加工:对素材进行整理加工,让故事集中成型。

此环节是三步里最有难度的,既要尊重原著保持故事梗概结果,又需用语言衔接进度,自是需耗费些精力,也是对文字运用的一种考验,不过这正是我想借此锻炼一番的机会。

3、校阅定稿:尽自己最大能力反复校阅,最终定稿完成。


如此看来,事在必做了,可究竟会写成怎样呢?还是暂不考虑,只有投身去写,才知会遇到什么,这不就是今年开局最流行的“躬身入局”么?


从故事里找故事,虽然故事是寒川子的,但是借助自己的再加工,不就可以向作家学习故事书写的种种么?

那么,做就是了,只有写起来,才会有各种可能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早起来,在斜织着的细雨中骑车上班,肚子空空(起来做饭晚了,没顾得上吃。),人却很精神。出来时儿子已经坐下吃饭,妞...
    骕棋朋薇阅读 282评论 0 0
  • INNER JOIN 关键字在表中存在至少一个匹配时返回行。 LEFT JOIN 关键字从左表(table1)返回...
    易点梅阅读 947评论 0 0
  • 现在才知道,以前做的事 就是在变相的违反纪律说实话。想起来还是一阵阵后怕。其实我的初心是好的,但规则摆在那里。老方...
    以梦为马ed4c阅读 68评论 0 0
  • 事件:妈妈上班,孩子不给手机。 感受:妈妈很伤心。 期待: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方式,活出多姿多彩的生命力。 处理方式:...
    兔子的幸福生活阅读 164评论 1 4
  • 子之所慎:齐,战,疾。 本章出自:述而篇 【注释】 ①齐:同“斋",古代祭祀之前,先要整洁身心,叫作斋戒。 【翻译...
    余余152阅读 380评论 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