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写作我真的是又爱又恨,我喜欢习作,从高中开始就习惯写日记,写日记的过程就是调节和宣泄情绪的过程,但写完以后,就不想看自己的文字了,我写的文章就是一些事件和感觉的堆砌,除了自己读读根本不能让人阅读。2016年听了李笑来的课,觉得英语,写作和演讲能力真的很重要,于是立马看到一个写作的培训班就报名了。学了两周,完成了一次作业就坚持不下去。现在想想,对于初学写作,本来就对写作不太感兴趣的我,参加写作培训班,以命题作文的方式去练习写作,不是又走到上学那会儿,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文的老路上去了吗。于是,写作计划搁浅了一年。
到了2017年底,我一直想要把公司的公众号运营起来,于是开了一个今日头条的号为了过新手期,需要在三天内写7篇800字以上的文章,为了完成这个要求,我梳理了自己能写的喜欢的内容而且告诉自己完成就好,现在不对自己做更高的要求,真的在三天内完成了,顺利度过新手期。通过这件事我对写作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1、写自己想写的是写作最好的出发点。想写的东西就是自己有感触的,如果能结合能够给别人带来价值的,就算文笔差一点,只要内容清晰,就会具有阅读的价值。我们做到像写作高手那样立意精巧,文字优美,逻辑清晰,至少我们做到内容有用。就像我在今日头条写的7篇文章里,写我自己的顺产经历那篇是阅读量和收藏量最大的。
2、在没有灵感的时候,先开始。因为没有了写得好的要求,一般只要开始写,就一定能有接下去的写的东西。不要一边写一边评判自己写得好与不好。真正写得好的作家都是历经了许多不好的岁月才有了后来的好的。
3、有趣记叙文比干讲道理的议论文更容易吸引人阅读,学会用事例引出道理。写到这儿,我想起咪蒙写得一篇暴文文中咪蒙写自己为了积累素材,都是自己手动把读书的精华抄进电脑,背了。嗯,重点重点是“背了”......
读《写出我心》帮我深入梳理了一下刻意练习写作的方法,我会采用这两个方法:
1、主题列表
通过聊天倾听,观察生活去收集灵感,要把自己感兴趣的想要写的主题做一个列表,平时可以有意识地去积累素材。
2、开启五感去记录细节。
用观光者的心态重新去发现日常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