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笔绘流光,彩痕晕清欢。
——题记
阳光闲适地落在书桌的抽屉上,三张泛黄的照片静静叠放其中,如三枚浸着颜料香的时光标本。指尖轻触画纸的纹理,那些与水彩相伴的朝暮,便循着浅痕缓缓铺展。
一、浅蓝晕染,梦入水彩
照片里的我,踮脚伏在画室的桌前,眼眸亮若星子,痴痴望着老师的画笔。彼时她执一支水彩笔,蘸取浅蓝颜料,在画纸上轻扫慢晕,竟似将窗外的天空揉碎,化作纸上流淌的云絮。彩痕清透,笔触轻盈,如晨露沾叶,似微风拂波,漫过画纸的边角,携着淡淡的颜料清香,轻轻叩击我的心弦。
这帧照片,把水彩入梦的瞬间定格,在我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染着淡彩的种子。
二、观花调色,静悟澄心
照片中,我蹙眉坐于画桌前,画笔僵悬,画纸皱作一团,颜色混作一团脏灰。不甘的泪溢出眼眶,我满心挫败焦躁,心生荒草,竟对画笔生出几分厌烦。
照片背面,是老师后来用铅笔写的一行字:“观花调色,亦是静心。”犹记那个春日午后,我正对着画纸发愁,老师忽然抽走我手中的调色盘,将一杯柠檬水推至我面前:“春有百花秋有月,你且看窗台,花色也是调色盘。”我抬眼望去,月季花瓣从边缘的淡粉渐变成花心的浓红,花萼带着清浅的绿,叶脉间还沾着晶莹的露珠,层层叠叠间,藏着最自然的色彩过渡。恍惚间,指尖不自觉地落在画笔上,慢慢调和出月季的粉,学着花瓣的弧度晕染。淡彩与窗上的月季相映成趣,鲜活中带着几分悠然。
那一刻,我忽觉豁然开朗。原来水彩本就藏于自然的色彩,匿于内心的澄静。这张照片,成了我与浮躁和解的印记,晕开淡淡的柠檬香。
三、新霁晕彩,心花绽放
照片里的我,端坐于巷口,画板上贴着画纸,画笔刚抬起,嘴角还漾着笑意。那天雨后初晴,青瓦巷处,碧瓦含翠,草木清润。我望着这新霁美景,怡然的兴致涌上心头,留下一片清幽宁静,我敛气凝神,笔尖蘸取钴蓝,色彩便随着心弦晕染:起初淡蓝轻铺,似雨后湿润的天空,澄明透亮;继而赭石勾勒,如巷口斑驳的砖墙,带着岁月质感;终了点染白色,像青石板上的水珠,灵动鲜活。彩与心相融,每一笔都裹着对水彩的沉醉,让当年埋下的那颗种子肆意生长、绚丽盛放,绽作满纸生机,而内心那份恬静,始终如初见时一般,澄澈如初。
后来学业繁重,每当我烦躁,便会拉开抽屉,凝视这几帧照片,便莞尔一笑。捕一抹晚霞,携一缕花香,轻捻笔杆,寻回那份从容淡然。
如今再启抽屉,三帧照片安然静卧,藏着流年的絮语。它们是与水彩相伴的时光标本,记录着从初见心动到叩问迷茫,再到悟得澄静的成长轨迹。绘画于我的,不仅是笔下流转的技艺,更是“淡彩慢晕,静而愈美”的人生况味。那些藏在抽屉里的水彩时光,早已凝作心中最温润的玉,琢成眉间永不褪色的清欢,在岁月长河里,散发着淡淡的颜料香,余韵悠长。
我愿携着这缕水彩画的淡雅恬静,悠然远行,任时光流转,心始终如初见水彩时那般,澄澈且充满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