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不安的人》——作者:杨中
自己与自己分裂,自己与自己重合。
人这种东西,不仅要从上往下看,还要从内往外观。谎言充满世界,我们亦是谎言承载的个体。
W与背包客一路“尾随相伴”在同一个地点认出了彼此是窥视自己的另一个人。在别人看来,这一切都是巧合和误会。但在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每一次抗争都极具真实。两人都觉得自己在逃,有人在追。而那个在逃者也是追击者。如那句“窥视他人者,亦受到他人窥视。”的警告。
时间从前到后,又在从后到前。一个往前探,一个往回走。他们无意间“相约”在了同一个地点——一座孤岛。那里没有潮湿,是北方的极寒冷气南下迅速蒸发的回南天现象结束的地方。也是蛀满可以毁灭一切的红火蚁巢穴的地方。如果逃避也注定了结局,那么被潮湿淹死和自我蚕食致死有什么区别?或许前者是被动,后者是主动。至少后者还可以看见星空,还能感受到世界的片刻安宁。
故事中除了两个男人,还有两位没有出现的女人。她们都具有窥视一切的眼睛。甚至Z的形态尤为恐怖,连吃的东西都具有“以形补形”的道理。她是突如其来的窥视者吗?还是他心里一直住着的另一只眼睛?W与Z互通邮件,谎言在两人之间传递,但窥视的眼睛却一直陪伴他到海岛的峡岸。终于,躲得过别人,还是躲不过自己。
整篇小说从段落到句子再到词语和字都具有思考性。表面我们来读似是几个精神病人的呓语。他们行为怪异,心思敏感,具有精神病人典型的特点——被迫害妄想症。但当我们带入角色本身,或许可以体会到他们细思背后的道理。
比如,小说中W在船上观察呕吐物的情节。以正常人的角度,这将是一件多么让人作呕的事。或许我们的认知里只有疯子才能干得出来。但这段的象征性却是最接近小说主要表达“语言虚假与真实”的主题。
那些被消化与没被消化吐出来的物体让W想知道什么人不吐脏污。所以,他问吐得厉害的人。“厌食症者”这是那个人的回答或许也是大多数人的理解。对于某件事情厌烦以后,就不再接触,那么自然对那些事情也不会再有态度。可是,这个回答并没有触碰到问题的本质。所以并不是W想要的。他说不断窥探的人也没有时间吃东西。这便是从一个点覆盖到一个面了。当铺天盖地的谎言需要时时刻刻拆穿时,哪有机会再去吃掉它们。不过,这种行为也注定了背包客的结局,不吃东西总会饿死,所以,他最后蚕食自己而亡。
背包客的包被丢过几次,沿路前行必然要减轻负担。我们认为与外界的联系是必然要有的。(比如警察说,手机丢了不知道吗?)可是那也是负担之一。
小说中的句子字词以及另一些繁密的隐喻就不一一来做解读。(两位女性也各自带有象征性。这里就不再多赘述。)
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也有不同的故事呈现。这或许就是隐喻性小说最有意思的地方。不管怎样,你看每一个字的时候都少不了思考。那便值得探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