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我的关键是什么?
01
//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必现在感觉迷茫的人会很迷茫,那就不妨先思考一下,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迷失自我?
并不是那些一无所知的人,而是那些,被灌输了大量标准答案的人。他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存在着一个标准答案,包括他们对于自我的认知。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不同,从来不会去质疑那些所谓的标准。与其说他们是最容易迷失自我的人,或者倒不如说,他们似乎意识不到自我的存在,更无法看到标准之外的真正的自我。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真正找到自我的人,只有一小部分,因为找到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贯穿我们这一生的重要课题。
02
//
王阳明曾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通俗来说就是求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求知的完成。正如我们小时候学习的古诗词,虽然靠着死记硬背也学会了很多大道理,但彼时我们年少浅薄,无法共情只觉得晦涩难懂,而无法体会其中真谛,只有多年以后我们有了切身体会,才能真正领悟那些古人用一生的经历所提炼出的智慧。
所以说想要找到自我,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那么,我们要知的方面有哪些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有我们对于自我的概念都源于我们所身处的这个社会,因而本文中所提及的自我,更侧重于一种对自我的社会知觉。
在心理学上,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完整印象的过程。而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就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就是自我知觉。
03
//
那么,影响到自我知觉的主观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认知者的经验,个体的经验不同,对同一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所谓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人往往是经验主义的,过去的经验对其未来认识事物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察觉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的作用,如果大脑里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需要形成新的图式。图式的作用有四个,一是个体知觉时,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对注意对象的选择,认知者未必能意识到。二是影响记忆,个体在社会知觉中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三是影响自我知觉,个体会根据已有的自我图式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图式是个体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认识。四是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个体知觉他人,看见的往往是他想看见的东西,即个体倾向于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其次,认知者的动机和兴趣也是影响自我知觉的主观因素,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个体往往忽略他不感兴趣的事情,集中他感兴趣的事情。同样的,能满足认知者需要和符合动机的事物往往成为注意的中心和认知的对象。
最后一个影响因素是认知者的情绪,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向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眼光知觉他人,反之,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用消极的眼光去知觉他人。比如,一个在单位大会上受到表扬的人,会忽然觉得周围的人都是那么亲切。
因此,想要对于自我知觉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局限于脑海中固有的图式,而是既要对于脑海中的经验图式进行解构重组,又要不断突破这些固有的局限,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完整图式。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不同的,我们有着各自的行为动机,有着各自的兴趣和爱好,也拥有专属于自己的情绪,这些差异也都是构成自我的组成部分。
04
//
人这一生,都在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刷新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的经验越多,就越容易陷入到经验主义,即试图从过往的经历中找到一种确切的答案,来定义我们看到的所有新事物。人一旦陷入经验主义,就会越来越远离事物的本质,真正的答案并不在这些经验的表面,而需要我们去提纯,去深入挖掘其中的本质。因此想要真正认识自我,就必须突破这种经验主义的陷阱,才能找到经验之外的那个答案,那个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己的答案。
当然,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不同,不要试图单纯的通过大量的理论知识来找到自我,因为你能够吸收的只是别人的感悟,而并不能真正的成为你自己的体悟,积累经验是找到自我的前提,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只有你去经历了,才能参透那些你曾经学习或阅读过的文字中所蕴藏的智慧。所以你要知行合一地去勇敢探索,去突破,去沉淀,这才是找到自我的关键!
05
//
要记住,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白走的路,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愿你在心间撒下找寻答案的种子,在未来某个收获的季节,迎来一个完整的,自信的,自由的自己。